牧在草原上的鸡鸭,日夜增膘,长得肥肥胖胖,憨态可掬。
“牧民们造一个又一个鸟巢,垒一个又一个挡风雪的墙,运一桶又一桶的水…孕育出的这一片尚存的绿色草场,送给春天,送给每一份勤劳的付出,送给帮助草原的杜川生教授,也送给正阅读文章的、劳作在祖国另一方土地的你。
“牧民们的希望仍在,汗水继续抛洒……
“劳动人民不害怕,他们奋勇前进着,只待秋天牛羊肥、鸡鸭壮。”
杜川生双手捏着信纸,纸张上娟秀的字迹忽然有些模糊。一滴热泪滴落纸张前,他快速举高信纸,摘下眼镜以袖拭泪。
这大概就是他们这些人没日没夜研究的意义。
那些在第一阵线拼搏着的牧民农民们,褪去青春,面上风吹日晒出沟壑褶皱…已经那么苦那么累了,不能让他们哭泣和绝望。
经大自然磨砺的一张张面孔,希望是笑着的。
深吸一口气,杜川生又捧回信件,继续阅读。
读过了报告和文章,再看林雪君的信。那些细碎日常的笔触勾勒的草原生活,辛苦、劳累与泪水总是一笔带过,欢笑和收获却向他浓墨重彩地分享。
他不需经历她面对的风霜雨雪,只用共鸣最快乐的时光和最幸福的感动。
她一定是个很温柔的孩子吧。
信件中林雪君认真向他表示,她已经给多家出版社投稿,每张稿件里都实名记录了‘杜川生教授的付出’,署名时不仅提及了参与创作的穆俊卿和衣秀玉同志,还落了为她提供理论支持等的杜川生教授……
终于忍不住笑出声,分享她带来的抗灾成功喜悦,接受她的夸奖,这些喜悦最终都叠加在她这段孩子气的描述上,化成一阵笑声。
学校走廊里学生们路过杜教授的办公室,忽听一阵笑声。
大家往常最多见的就是杜教授冷着的脸孔,自视甚高的骄矜,和对这世上大多数事物缺乏耐心的烦躁不耐,很少听到他这么爽朗的笑。
有胆子大的学生踮起脚尖,透过门上有些模糊的窗玻璃往里探看,便见杜教授正捧着一封信,笑容洒脱而愉快。
在杜教授自得的神态间,好像还有欣赏和难见的热情。
“杜教授果然在看信。”偷看过的学生转头道。
“果然,每次杜教授看过信都会变得很奇怪。”
“对,不是在图书馆里废寝忘食,就是东奔西走地折腾学生。”
“现在又多了一个,他看信的时候还会笑。”
“不知道是什么信。”
“古怪的信……”
办公室里的杜川生并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惊动了好奇的学生们,他放下信,细细品味林雪君的行为。
之前写的论文署了她的名,那时林雪君就在回信中表示她付出得很少,受之有愧。
如今为了回报他的认同与善意,她也写了篇很好的文章,给他露脸加署名。
草原磨砺了她的意志和能力,但也保留了她的童心,这很好。
…
对着信又读了几遍,杜川生夹着信再次赶往图书馆。
查了2天资料后,他在林雪君投稿的文章后补充了一些关于新疆等西北草原的内容。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