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44(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咸平年间。

赵恒兴奋地来回踱步,连天幕都在说他做的不错,真是太好了。

朱元璋也承认,“在其他方面确实做的还可以。”

就是在军事上,怎么能签署檀渊之盟,这一点让朱元璋尤为不喜。

康熙,“宋朝在经济方面的政策确实值得学习。”

至于其他方面,懂得都懂。

【在赵恒登基之前,辽国就屡次对宋朝发起多次的攻击,各有胜负。在赵恒登基之后,与辽国传达了和好的意图,但辽国并没有答应,而是在999年,辽国准备伐宋。】

【赵恒想与辽国和好也并不意味着他不反抗,于是检阅二十万禁军准备反击,也就是这场战争宋朝与辽国签约了著名的檀渊之盟。】

【这场战争从999年打到1005年,赵恒也御驾亲征两次,从之前和辽国的战争上大家就能看出来,宋朝打不过辽国,这次也差不多,虽取得几次小胜利,但仍旧不容乐观,赵恒的第一次亲征便是在此时,看着厚厚一摞的告急文书,赵恒处罚当时的将领傅潜,并撤换主帅,又调来援军,似乎也是他的亲征让军队士气大增,抵抗住了辽军的第一次进攻。】

【第二次亲征,寇準提议早日出发,但毕士安、王继英劝说,应该推迟,可能赵恒也不想亲征,毕竟那可是战场啊,不过在之后寇準的厉声反对下,赵恒还是进行的第二次的御驾亲征,在赵恒前往前线之时,寇準多次劝说、安抚情绪,宋军士气大涨,即便这样,宋军与辽军的对战还是互有胜负,那怎么办?】

嬴政蹙眉,当然是继续打,还能如何?像匈奴这等外族,若不将其打服,来日必将受其扰!

蒙恬也是这么想的,现在的匈奴可不敢随意侵扰大秦国土。

刘彻从天幕的话中嗅到一丝不对劲,仗已经开打了,难不成还有退缩之意?

不,刘彻想到了曾祖父的白马之盟,檀渊之盟,怕是也要立耻辱盟约。

李世民和贞观群臣自然是想到了渭水之盟,除了秦朝,好像每个朝廷都逃不过与外族的立盟的情况。

虽然三年后的自己报仇雪恨,但李世民还是不开心,这就是他人生中的一个极大的污点。

宋朝

赵匡胤闭眼,想到自己看到檀渊之盟时的愤怒和无力感。

为什么宋朝会变成这样?

赵德昭和赵德芳两人不敢开口,有些不安,两人都想到一种情况:不会议和吧。

太平兴国年间。

赵炅没想到赵恒会这么厉害,他丝毫不在意天幕最后的话,“能怎么办?那就不打了。”

一旁的臣子笑着附和,“是啊,打仗劳民伤财,多不好啊。”

咸平年间。

赵恒揪着心,刚刚被天幕夸奖的兴奋骤然全无,他想起自己一直向辽国传达和好的意图,僵持不下,那只能和谈了。

这样的事情在天幕看来是要被骂的吗?可是唐朝也有这样的情况啊!

朱元璋叹息,果然讲到檀渊之盟了。

康熙的心情也不好,大清日后的情况和宋朝何其相似,在不知道大清之后的状况前,他还能嘲笑宋朝,可是知道之后,他觉得自己都没脸嘲笑宋朝。

【之前说了,赵恒本就有心思和谈,两方互有胜负之下,最终决定议和。】

【檀渊之盟就此出现:一曰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