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5(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其他事,还是由夫人操心吧。

逃避现实的放下手中这一张,荀棐翻起下一张。

这次纸上写的是以豆粮发芽之法,并注明,沿海土地含盐碱,不能种菜蔬,一定要至少隔日分豆芽给兵卒食用,以免士卒生坏疽病,减损兵力。

虽未听闻过,但这等事自然是不能开玩笑。

荀棐又细细看过一遍,将这张放在一旁,准备待会儿给负责军粮的族弟,又翻起下一张来。

“晒盐法?!”

他眉梢忍不住挑起,目光移过纸张逐渐瞪大。

这张纸上写的竟是在海边造梯池,以海水灌之,数日则可凝结成盐。

纸上详细描述如何制造梯形盐池,如何分盐池、卤池,如何收集成盐,步骤清楚,看上去就像真的。

可……这真的可能吗?

制盐如此容易?不用费柴火?

这未免太荒诞了!

他霍然从坐中站起。

人需食盐,牛马亦需食盐,盐自古以来价贵,以其物稀且废柴铁,春秋之时,齐国煮海为盐,战国之时,秦依凭关中盐池,后高祖于蜀中开盐井,并以此得富贵,却没听说过卤水不必煮的。

如今天下不如先前安稳,蜀中未定,关中备战,两处产盐之地均不安稳,粮价上涨,盐价却涨得更厉害,若果然晒海为盐,海水多少,无穷尽也!

饶是荀棐如今将近四十,经历大风大浪,也不由激动到眩晕。

难怪纵使青州,阿弟不选更靠内陆的济南,而选了更为偏僻的乐安郡只因此地临海!

“大人?”

“阿稷。”

“在。”荀欷忙肃立应答。

“你小叔信中道,可造浅池,晒海为盐,你以为如何?”

“晒海为盐?”荀欷初听,先觉懵逼,稍思索,脑海中就浮现出许多小叔带他们做的试验,他缓缓点了点头,“所谓煮海成盐,是因为海水中本来有盐,只是融在水中,若想得盐,则要将水除去,煮之使水化为气,则只剩于盐,日晒亦能有此效用。”

随着儿子用词逐渐伸向听不懂的领域,荀棐眉头渐渐皱拢,“果然?”

“不错,此地风日较颍川更烈,水蒸腾必更剧烈,说不定,很快就能从海中分出盐来!”

“好吧,”荀棐点点头,相信了他的判断,“你小叔在信中推荐你主持此事,你以为如何?”

一点星火从眼中迸出,荀欷兴奋得张开嘴,动了两下,都没发出声音。

父亲说的轻易,但他如何盐事干系重要,不下于粮草,如今父亲和叔父,却将这样重要之事交给他……

“你小叔道,海水晒出之盐为粗盐,虽然可用,却多有杂质,并有毒素,旧法净制,过于繁琐耗费,不能施惠于民,他自己不能,却相信你可以研出新法。”荀棐望着身长已过自己肩膀的长子,伸手拍拍他的肩膀,“今日,我征你为安乐郡盐吏,秩四百石,负责本郡盐业,你可愿意?”

“我……属下领命!必竭诚尽力,不负所托。”荀欷伏拜,手指蜷紧。

虽然从学叔父,他知道,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对于小叔,他是“小侄”,而不是学生。

小叔会鼓励阿妹练武,会为荀铮细讲管子,会和荀缉讨论兵书,会与荀颢辩论律法,但对他努力背诵下的六经注释,却只是含笑点头,一些寻常赞扬。

那并不是真心赞扬,叔父对他,没有向看着阿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