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30(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太宗这闻言,这才停住脚步,他伸手猛地一拍额头,“是朕着相了。”

【贞观元年,春,河北大旱。

同年夏天,山东大旱。

同年八月,三省诸州遭遇霜害。

同年深秋,关中因降雨连绵,最终引发水灾,百姓甚至到了卖女求活的程度。

贞观二年三月,关内蝗灾遍地,赤地千里,皇宫中亦不能幸免。

同年春夏,关内大旱。

同年八月,河南、河北遭遇霜害。

贞观三年五月,五州出现蝗灾。

同年秋,一场极大的水灾席卷九州,导致当地的百姓不得不再一次踏上逃亡之路。

同年秋,北方诸州出现霜害。

贞观三年全年,关内大旱。

以上仅仅是贞观前三年的天灾,太宗皇帝在位23年,光是记录在案的天灾数量就超过了20次,可以说,自然灾害贯穿了太宗的皇帝生涯。

除了天灾之外,根据《新唐书》五行志和《册府元龟》的记载,贞观年间还出现了六次疫情。】

随着天幕一次又一次地播报着天灾的时间和位置,太宗皇帝的脸色一寸又一寸地白了下去。

群臣皆是满脸愁苦,这些灾患有的甚至波及到了关中,关中可是大唐之本啊。

此时此刻,即便他们已经知晓大唐依旧会是盛世,但这密密麻麻的天灾次数怎能不让人心生畏惧呢?

李世民只觉得心中发苦,历来自然灾害都是与君王的德行扯在一起的,莫不是由于武德九年的那场宫廷血案,老天不满意他,这才降下对他的重重惩罚吗?

他已经可以预料到朝野间必定会流传着他李世民弑杀兄弟、逼迫父权皇权的言论了……

【如此频繁的自然灾害和疫情,按照常理来说,天下应当会再一次卷入战火纷飞中。

然而在《资治通鉴》内却记载着这么一句话,“贞观元年关中饥,二年,天下蝗,三年大水,上勤而抚之,民虽东西就食,未尝嗟怨。”

接连三年灾荒,老百姓背井离乡,东西求食,或卖儿卖女,以求生路,民生已经到了几近崩溃的边缘,然而在困难时期,老百姓却没有什么怨言,没有把生活的艰辛归咎于朝廷。】

方才还担忧这天灾和舆论的李世民顿时愕然,他的眼神里满是不可置信,百姓没有怪罪于他吗?

一息之前的惶恐、不安以及此刻难以言明的心酸袭上他的心头,李世民顿时哭嚎起来,“民生多艰,民生多艰呐,上天你怎这般狠心,若是朕的罪责,那便由朕一人承担,放过朕的子民,朕的百姓……”

太宗皇帝这一哭,群臣莫不哀伤。

在这一片哀声痛哭中,魏征绷着脸,咬牙道:“陛下,此时不是哀伤的时候,今年春,河北大旱,或许此时此刻,河北大旱的官报就已经在送来长安的路上了。”

“陛下,我们该采取措施应对了。”

李世民闻言一顿,意志重新坚定起来,“卿说得不错,河北此地特殊,朝廷需得立刻派遣官员前往。”

他犹豫了一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