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于成龙是汉人,明朝万历年间参加科举,当时一十一岁,主考官徇私舞弊,他很气愤,放弃科举回老家去了。明末社会动荡,他父兄接连病逝,在照顾了父兄最后一程后才出来科举,那时候已经是清朝了,此时他已经四十四岁。
小于成龙则是汉军旗人,在大于成龙五十多岁当黄州知州的时候,小于成龙在他手下做事,对于这个和自己重名的后辈,大于成龙多有提拔,后来又向康熙举荐,可以说大于成龙对小于成龙有知遇之恩。
今日大家撕小于成龙,是因为京畿浑河在年初泛滥,一月初,康熙带着太子,三阿哥和四阿哥去巡视浑河,查看受灾区域,又调拨京城粮草赈灾,前后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这两天刚从京畿回来。浑河泛滥就要找河道衙门问责,如今河道衙门的总督就是小于成龙。
今日撕他的理由除了他没治理好河道之外,就是他几年前上折子诬告前河道总督靳辅!
不是大家好心为去世几年的前河道总督靳辅昭雪,而是这是攻击于成龙的一个靶子,自然是抓住了不放。
所谓的诬告也不能算诬告,于成龙和靳辅以前关系还可以,最后因为修河反目。于成龙修河和靳辅的理念不一样,非要说有区别,就是于成龙主张“疏”,而靳辅主张“堵”,也就是修堤坝!
因为这两种理念,两人的官司打到康熙这里,都各自有理,都把对方的治河方案说成灾难,那样子只要康熙认可了对方就是把天下百姓扔进了洪水里。
支持靳辅的人少,各衙门对靳辅都不友好,于是支持于成龙的人有很多。只是几年过去了,靳辅去世之后,经过时间检验,靳辅的理念经得住考验,所以这时候把当年的折子拿出来,小于成龙就成了大家眼里的落水狗。
朝堂上吵嚷了一上午,都说要对于成龙治罪,那么于成龙被治罪了谁去治水?
康熙这么问了之后,满朝公卿大臣都哑巴了,都知道治水是个苦差事,这个衙门有油水,就是不敢碰,有倒霉蛋挪了六万两,现在全家还在外地发配呢。活多油水不敢碰,谁愿意苦哈哈的去当河道总督!而且河道容易出事儿,这种没好处苦哈哈随时背锅的衙门,除了那几个骨头硬的,没人愿意去。
所以大家攻击于成龙很积极,对后续的烂摊子怎么收拾完全说不出个一一三四来。
康熙气的散了早朝。
费扬古围观了这一通朝廷撕逼后,饥肠辘辘的跟着去吃饭,刚坐下太监来找他,康熙让他一起陪着用膳。
费扬古来的时候发现太子也在,一番见礼就在下位坐了。
康熙在吃早饭的时候问费扬古对今日大朝怎么看。
费扬古是个谨慎人,他在外面几年,今儿第一次回来参与大朝会,于是很慎重的说自己了解的不多,怕误了事儿,不敢多言。
康熙就在饭桌上和他聊起了青海的事儿,是一些青海的民生吏治,问他对海棠的看法。
费扬古不认为这是为婚事做铺垫,其实也没必要。如果皇帝不问,他会有些慌,担心在皇帝心里自己是青海王的心腹,皇帝问了,才能证明皇帝觉得自己与青海王只是官场的从属关系。
对于这个问题,费扬古在路上就有了答案。
他回答的很慢,哪怕有些答案是想好的,也是从各个方面给了康熙回答。
从军事上来说,为了防御藏地和北方的准噶尔对青海的资源越来越倾斜,眼下看是好事儿,但是大战之后如何削弱青海就成了一个问题,要是削的慢了,怕是会成尾大不掉之势。而且最好在这一代青海王活着的时候给削了,免得拖的久了成了弱干强枝的事实,到时候新的青海王就远在西北不会听话了。
从吏治民生方面来说没太大的问题,哪怕青海王对当地插手太多,对官府的运行指手画脚,然而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西北和中原是不一样的,自然需要当地民风彪悍,又因为是满蒙回藏四族交融的地方,风俗与外地不一样也能理解。
康熙对费扬古的话很满意,觉得这才是老成谋国之言,海棠是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