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54(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才,还能从民间提拔底层人士,他却不能直接用。

这样没办法。

毕竟……

你大汉有多少书籍?

你大汉的读书人有多少?

你大汉的平民百姓……读得起书吗?

还是先老老实实发展造纸术和印刷术吧,等书籍的数量上去了,再想着多开学堂、搞科举制。

但大规模地推行科举制做不到,小范围内搞搞“试点”却是可以的,由朝廷出钱在洛阳修学校,让学生们学朝廷出的教材,就像天幕上的学校一样,先试试看能不能培养一批人出来。

……然后送去“考试”。

选官选官,自然是要选有能力的。

刘秀拉着一众大臣开了一次又一次的会议,最终将这项“政策”定了下来。

他也做着“天下英才尽入我朝中”的梦想。

另外就是“东汉幼儿园”的问题,刘秀愁得不行。

天子来不及长大就死了,好不容易长大刚把权夺回来又死了,这样连着几代人,他大汉不亡才怪。

外戚、宦官、士族,怎么可能一直对老刘家忠心耿耿?他们不趁机把控大权、不争权夺利,刘秀都要骂他们废物。

可是寿命这个东西……

“重视医学,多养好医生。”

“好好养生,不得沉迷酒色。”

“娶家族普遍长寿的女子。”

……

刘秀想着从外力来改变他后代短命的境况。

民间百姓就如同大秦和西汉的百姓一样,发挥主观能动性,从天幕上学一些有用的东西,改善自己的生活。

虽然和那个世界天差地别,但能前进一步是一步嘛。

“某某村在搞那个什么窑烧炭,你们知道吗?”

“用窑烧炭?”

“也是跟着天上说的造的。”

“他们村要是能烧出好炭,以后打算做炭村吗?”

“他们怎么不烧陶瓷?”天上不也教了?

“我们这边不适合烧陶瓷吧……”

“我听我舅说,他们那边在改良烧制陶瓷技术,也许过不了多久,就能在集市上看到了。”

“啧啧,聪明人就是比咱会动脑子。”

东汉末位面。

嗯……

司马家是不要想上位了,什么“司马代魏”、“三家归晋”,就算曹操一时脑子进水肯放过司马懿,曹丕也不会放任司马家活着。

何况还有东吴和蜀汉。

然后就是东吴、蜀汉的荆州之争。

诸葛亮和刘备可是早就盯上了这个地方,在已知的前提下,关羽身死、荆州归吴、刘备战败、永安托孤这些事都不会再发生。

但江东纵火团也不是吃素的,你刘备想要荆州,问过我东吴的意见了吗?你不想死在白帝城,那给你换个风水宝地好不好?

再有,孙刘曹三家也非常在意他们的继承人问题。

刘备还好,历史喵可没说他的儿孙有什么大问题。

曹丕就很郁闷了,怎么他的子孙后代也和刘家一样,莫非这是他夺了刘氏江山的报应?不不不,我曹丕不信因果报应!

至于孙权……他气得不行,父辈再兢兢业业地干活有什么用,子孙废物啊!那怎么办?多生点儿子,从中挑过能干的培养吧。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大力发展军事和经济。

改良火药、制造火器,大规模投入战场使用,这可比火烧曹操大军爽多了。

多种地,多产粮,生产能卖钱的器物,鼓励商业发展……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