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天蓝星内部。比如有什么疯狂科学家研制出了病毒。”
“因为我们有金手指预言,所以会提前知道这件事。但是又不清楚这个科学家是谁。这种时候是不是能这样写。”
“科学家在获取研制病毒的灵感的时候,实验室突然着火,虽然火很快就被灭了,但是科学家被打断了思路,灵感消失,再也想不起来了。缺少了这个关键的灵感,科学家没能成功研制出病毒。于是无事发生,天下太平。”
“又或者写科学家研制出病毒了,但是在扩散病毒之前,他突然想到了记忆中那些温暖的人。不想伤害到他们,不想他们生活的世界,生活过的世界,变成人间炼狱。于是科学家最后销毁了病毒。他及时悬崖勒马,所以最坏的结果并没有出现。”
大家一下子想到了很多许愿的办法。
都是看过一大堆小说的人,照猫画虎,谁还不会编故事呢。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何况这个逻辑链的要求又不严。实在不行,他们还可以找专业的人来做专业的事。
文艺作品都需要逻辑,唯独现实不需要。谁还能比编剧、小说作者更会编剧情?
这么看,想要成功许愿并不难。甚至可以说是很简单。
虽然只是一次性许愿器,但是不管是工作人员还是盛清泉都很知足。
【至少有了托底的。以后遇到实在过不去的坎,有这个笔在,天蓝星不会真的完蛋。】
不得不说,所有人心里都安稳了许多。
盛清泉把这个消息传出去后,该知道的人都知道了,突然有人问道:“那地下避难所咱们还继续建吗?”
感觉用不上了啊。
有这根神笔在,天蓝星不会沦落到需要避难的程度。
这个地下避难所是从第一次末日预警出现开始,官方就有修建的想法。等第二次末日出现,意识到这些灾难可能没完没了,必须早做准备后,官方就正式把这个项目提上了日程。
但当时受限于技术,很难修建出符合要求的,真正能起到抵抗末日危机作用的避难所。
随着科技的进步,图纸改了又改,材料收集了一波又一波。避难所建倒是建了,但还是一直没能达到要求。这会发现建了可能也用不上,想想那和发洪水一样奔涌流逝的资金,有人就忍不住想砍掉这部分开支。
他这话一说,周围的人都有些诧异。
以前怎么没发现你这么目光短浅?
年纪也不大,怎么就老糊涂了?
众人都不惜的说他,反正有些人要不是科研能力强,这回就算不退休,估计也会被边缘化。
但有技术的人,别的方面犯蠢也就犯蠢了。搞本职工作的时候别犯蠢就行。
负责对外沟通的领导更是一挥手,斩钉截铁地说道:“建,必须继续建。我最近新搞到了一点特殊材料,回头让人送到实验室去,你们看看能不能用上。要是能,就都给加上。”
“咱们能建多好就建多好。”和全人类比起来,钱是小事。
“虽然有那根神笔托底,但那根笔只能用一次。咱们还是不能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那上面。该做的准备还是得做。”
其他人并不知道会议室里的这点小插曲。这个小插曲也确实没引起什么波澜,反而因为这事,大家意识到即使有了托底的,也不能因为这个放松警惕。恰恰相反,天蓝星要更注重加强已身才对。
说到底,别的什么外力帮助,都没天蓝星自己强有用。
打铁还需自身硬啊!
盛清泉将一次性许愿器收好,这次的危机过去后,一切又风平浪静了起来。盛清泉的日子过得极悠哉,每天不是吃吃喝喝练练武,就是去海底深潜,在网络上乱窜。中途还受邀请,去参观过官方修建的地下避难所。
虽然还没完全修建好,但是已经修建好的部分,光是看了就觉得有安全感。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