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况当年商鞅的变革还包括彻底废除井田制,受此波及,很多宗室老贵族家里的田地都遭到了破坏,私田增加,以至于很多老贵族的田地都出现了无人可耕无水可灌的局面,导致的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他们开始分枝。
分而又分之下,都成了普通的黔首。
比如眼前的子婴,家中的两天恐怕也只有两三顷,还不够一家人吃的。
李斯想到自己,如果他百年后儿子们过成了这个样子,他死都不安稳,他李氏也要像蒙氏、王氏一般保证家族不衰。
因此让儿子娶公主,女儿嫁给秦公子,都还不是最把稳的,最把稳的还是军功。
*
何淼没想到,今天这一回山上就看见了张良。
“诶,子房先生,你不是答应了我要教这里的役夫们学认字和算术吗?”
在这个时候,知识都是掌握在贵族手里的财富,可以和实打实的金钱划等号的,一开始何淼让张良教人读书把骊山吏都震惊了。
张良这个贵族份子也是坚决不答应,倒不是小气,就是觉得他和那些役夫囚徒之间有着“夏虫不可语冰”的鸿沟。
但是何淼有黄石公在手。
黄石公见了他的水泥厂以及厂子里的造纸工序,非常积极的参与,对骊山三个月的服役期还嫌太短。
等到何淼跟扶苏回来骊山之后跟黄石公谈了谈【如何能将字体更加便捷地印在纸上】这个问题,这老人家整个人都处在一种不疯魔不成佛的状态中。
张良不答应当老师教授囚徒,何淼就说“好,我就不告诉你老师印刷术怎么才能实现”。
其实人家黄石公已经想出来一点门道了,现在的沙范铸模工艺很高,黄石公用点脑子就把印字的载体放在了黄泥上。
何淼还见过黄山道刻出来的一排字,挺好的。只是印刷术刚刚面世,雏形总有这样那样的不完美,何淼能给提出建议的余地还在罢了。
但是张良和黄山道不知道啊,在这般威胁之下,张良为了他老师答应了,黄山道得到何淼的“指点”,不是怎么开心地回去继续完善胶泥活字印刷。
黄山道并非看不上活字印刷法,这个指点比较他之前的刻字法已经是前进了一大步,但是在黄山道眼里,何淼是一个能能随时站在客观立场上称呼大秦为“秦朝”的知晓过去未来的神仙。
他期待中的神仙印刷法,是只用纸和墨一挥就能让字而就。
现代的印刷机应该满足黄山道的想象,但,何淼只知道印刷机长什么模样,根本就不会做啊。
张良呢,在看到老师又被何淼忽悠得沉迷研究印刷后,不得不拿起何淼提供的课本,开始了在骊山这个巨大的囚牢内当老师的日子。
短短几天时间,当他偶尔看到天上的云卷云舒,都觉得处心积虑想要刺秦重建韩国是很久远之前的事了。
但是那点星火却没有熄灭。
张良先前跟刘邦下过山一次,如今知道了所谓张耳其实是章邯,掌山川池泽之税掌全国兵器补换之责。
那次从咸阳回来就在思考如果能把这样的人拉拢到自己这边,便不愁无法刺杀掉秦始皇。
当然这样的人非才能优秀的心腹,秦始皇也不会任用。但只要是人就会有软肋,这段时间张良没少跟骊山的长史等接触章邯比较多的人探问章少府的情况。
据说章邯起于军中,曾多次在护卫秦始皇的安全时立下功劳,出身倒也平平,是咸阳南蓝田的一户小吏人家的儿子。
几年前戍边之后回到咸阳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