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雅芙想到的,吴容秉自然也能想到。
所以,只见他默默的站起了身,在屋内慢慢踱起步来。
叶雅芙知道他在考虑什么,所以也不打扰他,只让他自己好好的去思考。
吴容秉想了会儿后,方对叶雅芙道:“我去寻程兄说一说事儿。”说着,便迈步而出。
这段时间,他们这些江南学子同孙家走得比较近,他们自己自然是坦坦荡荡的,可在外人看来,却未必如此了。
来到京城,入了仕,关系就再不是他们自以为的那样简单。
自己心里坦荡,只以为是老乡聚首叙旧,可朝廷眼中、天子眼中,却不会这样想。再加上,万一有小人挑拨,那将是无妄之灾。
吴容秉同程思源初衷一样,都是只想做个纯臣,为朝廷效力,为百姓办事,不愿掺和进不必要的一些是是非非中。
也是经历这事之后,才颇有些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或许孙家真的在筛选人,在培养稳固的门生。
一旦捆绑在一起,身上背负了这样的标志后,以后为官也好、做事也好,便一辈子都得被盖上“孙家门生”的标志。
拉帮结派,自然有好处。但对吴容秉程思源之流来说,自然是看不上那样的所谓好处。
而坏处嘛……自然是承受不起的。 。
自从离开常来食肆后,孙夫人就一直在等探花郎来登门道歉。
可左等右等,眼瞅着都快端午了,也仍不见那探花郎登门道歉。
甚至,她忽然意识到一个问题。似乎比起之前来,这探花郎似乎更少登孙家的门了。
别说特意来道歉了,就是连登门都少了。
不,不是少,好像自从那事之后,就再未见人登过门。
什么情况?
孙夫人觉得事情奇怪,总算忍不住,去了孙侍郎的书房,趁着他空闲的时候问了一句。
“那吴探花这阵子怎么未登孙家的门?”
孙侍郎最近正是忙碌的时候,他身为户部侍郎,恰遇三年一次的科考年,新晋的一批进士,总得一一安排去合适的位置。
虽没有决定权,但却有举荐权。
得他先拟定好人员名单,再上交尚书大人审核,最后交到天子手中,由天子盖棺定论。
因为太忙,所以倒也没在意到别的。
还是听妻子这样问了,孙侍郎这才猛然想得起来。
“好像是。”
这批学子中,他最看重两个,一个是被陛下钦点为探花郎的吴容秉,一个则是二甲第一的程思源。
这两个人,一个聪颖,一个稳妥,都是极不错的年轻后生。
好好干个几年,将来必有大成。
闻声孙夫人脸拉了下来,然后把自己去找叶雅芙之事,以及为什么去找她,又同她说过了什么话,都一一跟丈夫说了。
孙侍郎听后诧异:“你为三娘去找过那个叶氏了?”只是诧异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