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0(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好一阵静默。

“沈小郎君思虑细致入微,”许寻感概道:“叫本官想起一个人来。”

沈持:“此事牵连家父,在下心如火焚,日夜殚精竭虑,大人谬赞。”至于许寻想起的是什么人,那是他的事,与自己无关。

“如今官至大理寺少卿的贺俊之,”许寻说道:“自小便是这般明察秋毫,胆略过人。”

大理寺少卿贺俊之是当朝酷吏,大名如雷贯耳。

沈持:“在下微末,岂能与贺大人相提。”

许寻笑了笑,带过姓贺的话题,说道:“那么,本官明日便不叫衙役日夜不停巡逻,在禄县做出放松的姿态来。”

“而献县那边,本官会佯装调集衙役过去,让他们加紧巡逻。”

为了让山匪下山不去献县,还来禄县,要放松县中的巡逻监视。

“大人行事周密。”沈持说道:“在下拜服。”

二人分头依计行事。

次日,许寻这边,撤了日夜不停的衙役巡逻,取而代之的是调集了许多商行,开始售卖财神爷生日相关的酒水,吃食,玩的等物品。

好似山匪那件事从此揭过去了,禄县如从前那般该干嘛还干嘛。

处处又是一派悠哉详和的生活。然而在暗处,探子日夜来往献县,盯紧了山匪的动向。

时隔将近二十天之后,五月中旬,沈持回到青瓦书院。

这次下场府试的内舍班学生,不少人考中府试,见面全是彼此恭贺之声。考中府试的学生,不再留在内舍班,而是要升到上舍班,为后年的院试做准备。

搬东西换去上舍班的学生都很雀跃,除了沈持。

他也没有哭丧着脸,通身非常冷静平和,叫挚友们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安慰他。

书院只有一个上舍班,教室在书院东边单独的小院子里,极是幽静,几乎听不到蒙童哼哼唧唧的斗嘴声。

上舍班的学生年岁参差大,从十一二岁到二三十岁,但无一例外,全是童生身份。

沈持的桌椅被放在头一排,还是和裴惟做邻桌。上舍班的夫子们不教什么课,多数时候不过作为答疑的存在罢了。

好像多半靠自学。

“等京城或是省城一有好文章传出来,夫子会让咱们抄写背诵的。”在上舍班呆了多年的学生传授经验。

新来的学生一脸虔诚地记下。

由于在城中租赁了房屋,离青瓦书院不过几步远的距离,沈持不再住宿,一连几日放学后早早离开书院,回到家中闭门读书。

到了五月二十一,他放学后去了书院隔壁的紫云观。

邱长风出息了,不知从哪里招来个道童,还把传承多年的大铁鼎——香炉给挖出来擦抹干净,放在观中,大抵是要吸引一拨善男信女来进香,收香火钱了。

紫云观上一任道长在的时候,香火很旺的,都说这里的财神爷和药王爷最灵,求财呀求个好身体,都来这里拜拜。

“哟,稀客啊,”邱长风看见沈持,笑吟吟地说道:“沈大才子来了?”

沈持扯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