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4(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不得真。”

“那是,”沈持略略走神,施礼道:“在下告辞。”

回去的路上,他一直在想史家的事,有的没的。

后来他爷沈山也听到了史家的一些风声,摇头叹息:“他们胡说八道,史家怎么舍得送女娃儿去戍守边关。”

至于史家后来到底发生了什么,他也不晓得。

……

六月底,青瓦书院快要放长假的时候,孟度带来了个好消息——当朝大儒王渊的得意弟子,贞丰四年,今年是贞丰十二年,也就是八年前开恩科时的状元郎,现任国子监博士,邹敏,即将在八月初赴秦州府贡院讲学,计划驻留三个月之久。

第36章

秦州府学子都想法设法要去听他讲学, 哪怕预计花费不菲也在所不惜。

孟度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为青瓦书院要到十个去省城贡院旁听邹博士讲学的机会。

沈持是上次府试的案首,自然要占一个。

岑稚、江载雪和裴惟虽未能如县试那般稳稳钉在甲榜, 但也取得了比较靠前的好名次,又占去三席。

余下六人, 也都是夫子们精挑细选出来的。

得知要去秦州府贡院听课,他们一开始很忐忑不安。

孟度后来说了一句话:“各县、州府的才子云集贡院, 你们去见见别人的学问深浅,才知自己的不足。”

“再说了, 也就三个月的时间, 入冬后你们就回来了, 有什么好犹豫的。”

“资费盘缠全都由书院出,你们不要有后顾之忧。”孟度近来出手格外慷慨。

沈持他们在他的劝说下终于下定了去贡院旁听邹敏授课的决心。

敲定此事后, 青瓦书院开始放长假。

沈月所在的女私塾也随大流停课放假, 为了更好地让沈煌下地活动筋骨,一家人回到没玉村。

沈持给沈山老两口, 大伯、三叔, 还有家里的小狗旺财都买了东西, 沈家人欢天喜地,都说阿池有出息了。

得知沈持要去秦州府贡院听国子监博士邹敏讲学,沈山觉得孙子师从名师学习,考中秀才的事稳了, 激动得一夜都没睡着觉。

大房和三房有眼馋有小九九, 同样一夜没睡。

他小婶子张氏跟沈凉咕哝:“阿池要是去省城贡院, 一走仨月,那青瓦书院食堂的好处,是不是就占不着了?”

每次的饭菜、纸、墨、灯油……好家伙, 算下来不得好几两银子。就阿秋在苏家私塾这几样的花销,一年少不得五六两。

这等好事,沈持一走占不着了,他们沈家得填个人上去吧,不能白白便宜别人。

大房的杨氏也私下里向沈文抱怨:“书院的食堂赚很多很多银子,都是阿池给赚的,他这一到贡院去,都留给别人得了。”

沈文是个老实人:“你可别跟着三房给阿池找不快,以后他中了举人老爷,沈家都得仰仗着他。”

别叫沈持寒心。

杨氏委屈地说道:“老二躺在床上不能动,老二媳妇顾不过来,每次有事我二话不说就过去帮忙照顾沈月,我怎么让阿池寒心了。”

沈文:“这就对了,咱本来是长辈,该疼小一辈的。”

杨氏不满地哼了哼。

大房和三房都打上了青瓦书院食堂的主意。妯娌俩先到老刘氏跟前吹风:“阿娘,咱们沈家的生财路子,可不能落到外人手里。”

老刘氏:“那可不?阿池去省城贡院,那份好处不能抹了。”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