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1(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一扭头再看邱长风已经打起呼噜,他不再打扰人家,悄悄地退出去随手关上门。

沈持只得回房,又将黔山、安仁两县的户籍人口名册翻了一遍,直至二更末才歇下。

次日,胡见春来找他:“沈大人,今日无事,你我两人到黔山,安远二县走一趟如何?”

沈持今日本就打算到这两县去的,听他主动相陪,欣然说道:“在下正有此意。”不实地去看看黔、安两县的屋舍农田,物价人情,他怎么算出给安置一户需补偿多少两银子,拟出迁出条疏呢。

二人结伴先去黔山县。

如果说平原地带是有山有水,那么这里可以说是皆山皆水,所到之处除了小山丘就是水,时闻渔歌猿啸,但见丛林四处,少见庄稼农人。

大户人家的房屋依山而建,低矮而逼仄,贫苦之户栖身在岩洞中,路过时总有小儿探出头来看稀罕。

县城中有一处集市,售卖当地的果子菜粮,品种不多,个头也小小的。

沈持停下来问明价钱,一一记在心中。

胡见春说道:“这样的物价,一户六口之家一年的嚼用都要不了二两银子。”而在京城,则至少要十两银子才勉强够用。

沈持点点头:“胡大人所言不差。”

之后,二人又打听着去看县城集聚而住的那条街,从头数到尾统共三十来户宅院,不及禄县一条街的人家多。

“想来安仁县也是这样的。”沈持问胡见春:“胡大人可知,近来朝廷在某地建工事不得已要使百姓迁走,给一户人家的补偿是多少?”

八十多年前开大万山朱砂矿时的事太遥远,昨日俞驯话里头的意思,户部是不认的,可见断然不会给十四万两银子用以安置两县百姓。

“哟,”胡见春想了想说道:“往前数十一年前朝廷在长沙府沅陵县开金矿,当时迁走七万户,每户给六两银子,及到了临近的流入地,给每户一男丁三十亩农田,再免除一年的田税和徭役。”

那次朝廷待他们还是很丰厚的。

沈持说道:“黔州府耕田极少,黔、安两县百姓迁出,在临近的县域内无法以耕田为生计,是件难事呀。”

这样,要是参照当年沅陵县的补偿,单给六两银子不给农田嫌少,后续的生活无以为继,要是再添些,添多少合适,以及户部肯不肯给,又是个问题。

“嗯,”胡见春望着眼前一层又一层的山:“难啊。”

二人又去安仁县转了一圈,果然与黔山县相差无几,而后打道回府。

夜晚,沈持沐浴更衣后去见户部员外郎俞驯,对方似乎并不意外,反倒直接问:“沈大人去过黔、安二县了?”

“在下去过了,”沈持也不绕弯子:“敢问俞大人,这次户部打算补偿迁出的两县百姓每户多少两银子?以及田亩,税赋徭役呢?”

俞驯的脸仍旧是黑着的:“参照旧例,每户补六两银子。”他冷声道:“余下如何安排,是黔州府的事了。”

不能全推给户部。

沈持想说黔州府是不会管的,但他没说出来,他道:“在下知道了。”

在俞驯这里,没有可商量的余地。

沈持从他屋中出来,回到自己房里。

赵蟾桂见他心事重重,问道:“大人,咱是不是遇到难事了?”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