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82(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舅舅,但因萧敏是韦氏的养子不是亲子,故而这舅舅也不是亲舅舅。

萧敏登基后,尊养母韦氏为太后,封韦有昌为锦衣侯,给足了无上的荣华,但也因此养大了韦氏一族的胃口,韦家结党营私干涉朝政,逐渐成了皇帝的心头大患。

……

直到后来韦氏被贺俊之扳倒,满门覆灭,皇帝萧敏的龙椅才坐得舒坦些。

……

沈持:呵呵,从一连串的巧合看来,姓贺的在就任京兆少尹的前夕被揭发身世,转而到大理寺去当酷吏,就好像有人罗织了一张网,专门等着他往里钻一样。

放这张网的人——除了皇帝萧敏,他想不起任何人来。

想到这儿,沈持微微打了个寒噤。

这酷吏,不是贺俊之心甘情愿当的,似乎有几分被“君恩”所迫的意味。

怪不得到了贞丰九年,他当了四年的酷吏之后,路过大汉的长安城外,在酷吏张汤的墓前写下一首《早秋》:

疏雨洗空旷,秋标惊意新。②

世人说酷吏,清风慰故人。

龙吟虎啸地,至今说严峻。

……

中有一句:世上的人都在说你是酷吏,只有一年一度的清风来安慰你这位老朋友。

这首诗显而易见的,他用“清风慰故人。”一句表达了对酷吏张汤的同情,何尝又不是心疼他自己呢。

但沈持一点儿都不同情他:如果说当年为了扳倒韦氏你迫不得已,那后来愈发变本加厉甘之如饴干着酷吏的勾当又是为了什么。

哦,他懂了,是权势,一旦尝试过凌驾于人之上、让人人惧怕的滋味,就再也放不下了。

因而,姓贺的靠着酷吏的手段很快就从大理寺少卿爬到了大理寺卿,独掌刑狱,说到底,不过难戒“权势”二字罢了。

……

沉默片刻后,申四明以眼神问他:大人可有救孟夫子的良策了?

沈持看着《翰林诗集》中贺俊之的那首《早秋》,视线圈在“龙吟虎啸地”这句上,极轻地点了点头。

贺俊之,咱们以牙还牙,你怎么样待孟夫子,我便怎样还你。

龙蟠虎踞。

龙吟虎啸。

呵呵。

申四明又用指头蘸水在桌子上写道:大人明日要进宫面圣吗?

沈持又点点头:已上了折子,明日进宫复命。

申四明低声说道:“哎,这姓贺的跟一条疯狗似的,嗅到谁咬谁,大人以后千万当心些啊。”

沈持:“多谢申掌柜提醒。”

他心想:姓贺的才不是谁都咬,而是瞧准了才下手的。

他已隐隐觉出贺俊之的意图:这人从一开始就看不上酷吏,甚至还知道酷吏没什么好下场,但是他又深陷其中脱不了身——他要物色个人接替他,成为新的一代酷吏!

皇帝手里的一把新刀!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