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28(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子方才吓到他了, 她一时有点后悔。

“那么, ”史玉皎说道:“我立刻命将将士们在这之间搭座绳桥, 助你们过河到对岸去。”

两头铺一层绳子,走几步就过来了。 罔?址??????????ì???ǔ?????n?②????????????????

沈持:“好。”他想象了下:嗯,还是被夫人带着飞过来好,一眨眼的功夫就到了。走什么绳桥, 每一步都怕踩不踏实掉下去, 那太煎熬了, 要被吓破胆的。

史玉皎看看他,又望了眼对岸:“你……在这儿等着?”

沈持点头如鸡啄米:“我等着。”

语毕,就见她缓步展身, 踮脚一跃,矫捷如燕子般落在了对岸,回眸对他说道:“很快。”

她对着不算太茂盛的小丛林吹了低低吹了两声口哨,守在附近的兵士立即现身,他们交谈几句,很快,苏瀚带着其余的朝廷使臣找了过来。

四名御林军校尉一看这完全不是个事儿啊,抬抬腿便跳了过来。但是他们往下一看也眼晕,只能自己过来,带个人飞是不行的。

怀武将军苏瀚带人三下五除二在两侧的山头上临时搭起绳桥——就是临时拉几十道绳并在一处,两头由兵士们拽着,搭好之后,任、顾两位大人和冯公公看着三尺来宽的绳桥,面色刷白,这要在上面一打滑不就掉下去了吗?

任竹青面上岿然不动,硬着头皮踏上去,奈何上去后腿软走不快,一步一步往对面挪去。史玉皎给苏瀚使了个眼色,他立即也走上绳桥,在后面扶着任竹青过了桥。

顾擎和冯柏也这样颤颤巍巍地走过来了。脚踩在地上时,脸上都明晃晃地写着:好险,心都提到嗓子眼了。

那头,绳桥一松撤了回去。

“多谢史将军,多谢苏将军。”文官使臣们都拱手致谢:“后会有期。”

史玉皎和苏瀚同时回礼:“诸位大人此去安好,早日归来。”

沈持深深望一眼史玉皎,纵有千般话,在国事面前也只能咽下去等以后再说了。

他们依地图行了不到十里地的曲折山路,往前就看到大理国最北边的城郭——昭通郡城门。

大理王室段氏祖上是河西的武威郡人氏,据说是为了不忘先祖,大理国依旧沿用郡县,大约相当于本朝的州府。

礼部员外郎顾擎备好明黄色的我朝的印信,到了近前,递给看守城门的小吏:“我等乃昭朝使臣,请求面见大理王上。”

望着如天降一般的大昭朝使臣,城门小吏的眼珠子都要瞪出来:“几位稍等,在下这就去通报郡守白大人。”

大理国这个地方,从秦州开始就被中原王朝所觊觎,但由于种种原因,诸王朝对他一直是采取羁縻政策,就是任由当地自成一国,王朝强势的时候他们只要向朝廷进贡表示臣服就可以了,反之,王朝式微之际,他们就单飞了。一直割据了两千多年,直到明代才彻底被纳入王朝的版图。

怎么纳进来的,靠的是移民,让汉人大量移居此地。

……

当朝开国之初,大理段氏也曾上书称臣,只是后来朝廷无暇顾及西南,段氏的不孝子孙开始不讲武德了……

大抵昭通郡很小,沈持他们等了不到一个时辰,昭通郡守便坐着马车来迎:“在下大理国昭通郡守白青庐,前来恭迎贵国使臣。”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