嘀咕道,“奇怪,也没见吹风啊。”
作者有话说:
[注1:三科以上会试不中的举人,挑取其中一等的以知县用,二等的以教职用。六年举行一次,意在使举人出身的有较宽的出路,名为大挑。]
[注2:“君子务知大者、远者”出自《左传》;“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出自曹植《君子行》]
音音眼中:姓隋的就是喜欢宇文姝!
隋宝儿:我都说了不……
商音内心os:他喜欢宇文姝他喜欢宇文姝他喜欢宇文姝他喜欢宇文姝他喜欢宇文姝他喜欢宇文姝他喜欢宇文姝他喜欢宇文姝他喜欢宇文姝他喜欢宇文姝我不听我不听他就是喜欢宇文姝他喜欢宇文姝他喜欢宇文姝他喜欢宇文姝。
隋策:……
(做人好难)
明天的剧情会有一丢丢小虐啦ww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买个床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纵横五海占卜家 18瓶;比比芭比波比、南山 5瓶;哈哈、百岁生香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三八章
“父皇还在朝上吗?”
商音至御书房外时, 看门的内侍是这么回答她的。
“陛下尚在殿内与诸位大人议事,公主不妨稍待片刻。”
那也没办法。
虽然见鸿德帝只是进宫捎带的,不过没见着天子就打道回府终究不合礼数, 她便一抬下巴示意今秋,“我们去园子里逛一逛好了, 反正时候尚早。”
今日并非朝参日。
按照大应朝廷的规定,唯有五品以上的文臣、监察御史、太常博士等“常参官”才每日入宫参与朝会政事。且由于人数少, 上朝之地也不在和元殿, 而是位于第二道宫墙之后的启政朝房, 规格比正殿上小许多。
商讨完各地水利农田今年的拨款, 翰林院的某位经筵讲官持笏上奏, 仍旧议论起不久前未能得出结果的春典主持一事。
自打有人联名上书, 提出要重华公主牵头大典后,六部九卿便照例斗了几回嘴, 不疼不痒地过了两招,当然, 其中多是礼部官员在战斗,但也只意思意思地反驳了两句。大概不愿拂了皇帝的脸面,走流程似的并未怎么认真反对。
有了礼部透出的风向, 众人自是默契地以为,四公主主持春典已乃板上钉钉之事,因而再拿出来提, 不过是想让皇帝早日下旨, 定下章程罢了。
鸿德帝坐在上首, 听殿中翰林条理清晰地点出几项仍需注意的事宜, 袖袍一挥, 正打算发话。
就在这时候, 冷不防一人越众而出,突兀上奏。
“陛下。”
对方嗓音还挺洪亮,掷地有声地开口,“臣以为不妥。”
立于左右的文官们各自疑惑地往后投去视线。
角落里立于阴影之中的是位御史,貌不惊人,履历平平,似乎没什么背景和出身。
但见此人低眉顺目地捧起奏疏,在内侍官正往皇帝跟前呈送时,他就已经直起腰杆,慷慨陈词道:
“重华公主此前确为陈州舞弊一案声张正义出了不少力气,作为女子能有这等魄力,臣甚是感佩,亦由衷钦仰。不过春典乃我朝文人之大典,向来要求主持者德才兼备,志洁行芳。”
他刻意顿了顿,迎着诸位同僚的视线一抬眼皮,眸光犀利,“而公主殿下以钱权招揽寒士,谋集党羽,施与小利恩惠而勾结文臣,后宫女流之辈竟擅自插手朝政大事,岂非不是祸乱朝纲,悖逆法纪吗?”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