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4(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没错,童试必考内容。

一定要类比的话,四书堂有小学生,也有初中生。

大家平时按照自己的水平做题。

但童试,相当于中考。

而这次的试卷,基本是按照童试标准出题。

既然你在这了,不管你是小学生,还是初中,不管你今年初几。

都一起给我做中考题!

对于学习时间长的读书人来说,自然没问题。

但对学习时间短的,则有大麻烦。

这也是大家不看好纪家三兄弟的原因。

他们三个顶多是初一的水平。

让初一孩子直接参加中考?是不是太狠了啊。

纪霆沉下心,认真做题。

说实话,在他拿到五叔给的历年真题时,纪霆脸上是有些古怪的。

因为他发现,那些真题吧,现代也考。

没错,很多千古名句,古代书生们要做阅读理解。

现代高考同样也要考啊。

作为高考结束就穿过来的纪霆,他感觉自己跟作弊区别不大。

再加上最近一段时间,也算饱览“群书”,就是看了很多他爹的书。

总算是对这些题目有印象。

纪霆写得认真,不少人都把目光放在他身上。

尤其是昨天听他讲故事的同龄人。

听他讲马行街金翅猃的故事,本以为他是个纨绔,没想到人家直接拿了个背默第一!

在宜孟县这种学风极盛的地方,背默第一,足以让所有学生敬佩!

所以纪霆第二日考试,大家便过来围观。

要说在空地上考试的,周围又是官员,又是长辈,还有玩乐的同辈。

很多人根本静不下心答题。

纪霆肯定不在其中,他把熟悉的题目认认真真作答解意。

不太熟悉的,只说明其中意思,绝不再延伸,省得搞错。

就比如出自《论语》的,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W?a?n?g?阯?发?布?页??????ù???é?n?Ⅱ???2????????ō??

意思就是,高位者做了表率,下面的人谁会不端正自己的态度呢。

这句话属于简

单,很好解意。

倘若再能说出些典故就最好了,比如春秋五霸之一秦穆公广纳贤才,破格提拔出身低微的贤士,所以有了更多贤士来投,这才有商鞅变法等等。

在能拿分的题目上多多拿分,最难的三题则只解表面意思。

比如最后一题出自《中庸》,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

这一篇为哀公问政,鲁哀公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

孔子答如何治理国家,又说治国要准确把握中庸之道,而中庸之道又在于是否理解“仁”。

题目这一句话,便是解释什么是仁。

仁,跟自己,跟自己家族,跟自己的行为,以及尊敬贤能,亲爱亲族之间的关系。

这还只是最浅显的解释。

而且这句话如何解意,古往今来有无数版本。

纪霆甚至不知道,主考官主持的哪个版本,所以并不往深了写,只把表面意思说了,以及前后文综合起来,算是做了回答。

纪霆再检查一遍,就听前面主考官道:“私塾大比四书组第二日,时间到!”

可以交卷了。

第25章 第25章开窍

纪霆铺开卷子,气定神闲等着县学的人来收。

至于考得如何,就看天意了!

所以他无比轻松。

纪霆经历过的考试多,这对他来说不算什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