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学校,云青青和学弟学妹们分别,自行前往田径场。
此刻天色半亮,云青青漫步在林荫道上,跟观众们打了个招呼。
“早,大家昨天晚上睡得好吗?这个地方想必大家还有印象吧。”云青青静静坐在了高高的看台一脚,看着越来越多的人逐渐进入田径场。
有各色衣着的教职工,有正装笔挺的领导老师,当然,最多的是穿着学士服佩着各色垂带的毕业生们。
他们结伴而行,说说笑笑,年轻的脸庞上有对离别的不舍,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憧憬与向往。
“从今天开始,这一届的毕业生们就要从大学校园迈向下一段人生了。”】
。
汉高祖时空。
看着学生们队列而入,自发排列好阵型并在原地等待下一步的指示。
韩信不由得感叹:“虽为学生,但如此行事,已颇有军阵之形,稍加训练便不失为一支上兵。”
哦,不对。
人人识字的队伍又岂是一支普通的军队呢?
“这似乎有万余人了?”韩信一扫田径场已经排排站好的那几个学院,几乎就可以估摸出这一场典礼的参与人数,“统一的服饰的确可以有效提升一支队伍的精神面貌,而其中绶带似乎又对其有所区分?”
韩信在思考这其中有多少细节处的巧思可以运用到带兵行军上。
。
隋文帝时空。
杨坚同样为这万人规模的典礼而震撼。
当然,他震撼的点不在于人数之多寡、规模之新奇,而是——
“一所大学每年可有万名饱读诗书、各有所长的学子教授出师,如此、如此、于国大益啊!”
以大隋开国皇帝的心智,也不由得为此心驰神往。
“只可惜大隋如今国力暂不能成此事,不过倒是可以改改选才之法……”
杨坚和独孤皇后对视一眼。
其中有多少能打击到世家望族、地方豪强的余波,就暂未可知了。
不过,当知识不能再被世家门阀牢牢把控在手中的时候,那些傲然屹立的家族还能如往日般辉煌吗?
。
明太祖时空。
“放屁!”朱元璋听到朱标收集起来的关于某些臣子的言论忍不住驳斥道。
“什么叫他们世代百年的积蓄不能被一朝一夕的努力颠覆?他们是累世积蓄的家财底蕴,咱的爹妈先祖就不努力了吗?
他们这些人的地不是咱这农民泥腿子种的?为什么咱被逼得造了元朝的反?不就是被这些脑满肠肥的人逼得活不下去了?
那往前个几十几百年谁不是地里刨食的?你家娃娃读得了书,凭啥苦人家的娃娃就读不了书?”
朱元璋把奏本狠狠摔在地上,恨不得还要去踩上几脚。
“标儿啊,咱想让娃娃们读书有错吗?”
朱元璋在之前就透露出了想要供养贫寒之家还痛读书的想法,至于钱从哪里来?自然是地主豪绅们的口袋里来了。
他从这段时间的天幕展示中,看到了一个点——云青青要缴税,她的父母不要缴税,但是比她收入更高的人就要缴更多的税!
这个发现让老朱眼前一亮,私底下揣摩了一番之后,经过和太子的沟通就悄悄往外透了点风声——
谁曾想首先站出来跳脚的就是那些世家大族出身的官员们,他们不敢正面对着皇帝指指点点一个尚未确切的政策,就只能私底下大肆评论一番。
朱标捡起了地上的奏本,无奈道: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