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5(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术律法!言而总之,后世取士皆以实用为上。”

实用为上!

这四个字如同惊雷落在殿内,震得人心神恍恍。

“是极是极!房公所言甚是!如今虽有明算明法等科,但千百年来一直视其为左道,纵有种种迹象表示后世算学重要,但后世之青梅终究不能止当今之干渴。”李世民殷殷看着诸位爱臣,“若想令朝野内外重视这些旁门左道,还当诸位相公同心同德、尽心尽力才是。”

啊这……

相公们面面相觑了几眼,纵然是心中思虑重重,也还是顶着万般压力回应了君王的期盼。

“谨遵陛下令。”

这可是动摇儒学主流地位的大事,一朝行差踏错便是万劫不复,如此轻易应承下来,实在可见诸位相公对于君王的爱重了。

汉文帝时空。

再一次听到云青青随口提起后世的人口,刘恒还是忍不住心里不平衡。

想想如今的大汉,经历过几轮权力更迭,内忧外患从未消停,虽然他致力于让庶民们休养生息,人口却不是那么容易恢复的。

而人口是一切的基石,征兵、服役、耕种、纳税、兴建工程、兴修水利……桩桩件件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在人力不足的情况下,干什么都要小心谨慎,生怕一不小心步子迈大了,让这刚刚安稳不久的新生的王朝步上秦之老路。

秦始皇时空。

始皇帝翻看着手中粗糙泛黄的纸张。

在云青青给予的提示与种种典籍记载的助力下,在少府日以继夜的研制与大笔金银的投入下,大秦终于制成了第一批成熟的纸张。

虽然这纸还很粗糙且晕墨,但其远胜于竹简木犊的轻便与远低于绢帛的造价足以让这些不足都无伤大雅。

且不说造纸工艺还能不断改进,就是仅限于此也能用炭笔书写,而以始皇帝的眼光来看,硬笔书写比毛笔可方便太多了,尤其是在旅途或是大军行进途中。

“李斯,你知道朕叫你前来所为何事吗?”

李斯跪伏在地,额际冷汗涔涔。

在十八公子胡亥奉诏出咸阳造林却被六国余孽袭杀,皇帝大索天下揪出许多和余孽勾缠的官吏之后,这位旷古烁今的始皇帝又提起了屠刀,杀得人头滚滚、血流成河。

天可怜见,那些六国余孽怎么会伤害十八公子呢?在知道大秦是在这位公子手下分崩离析,自灭满门之后,六国的遗老遗少们恐怕才是这个世界上最看重?最珍视胡亥的人,他们恨不得保护好十八公子身上的每一根毫毛,就盼着皇帝暴毙、胡亥上位,再复六国宗庙了。

而在这其中,某位中车府令被查出种种触犯秦律而被具五刑的消息,也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这段时间,李斯一直惶惶不可终日,深怕哪一天自己就会走上受赏五匹良马的商君老路,而当今日他被始皇帝召入咸阳宫,他的心中突然安定下来了。

这一刻,他仿佛重新成为了当年那个写下《谏逐客书》的李斯。

“陛下召臣,为的是推行新文字一事。”李斯再一次展现了他高超的揣度圣意的本事。

“陛下为推行书同文一事殚精竭虑,但小篆字形曲折且笔画众多,不易书写普及,后世所通行的简体字却字体精简、横平竖直,不论是执毛笔还是刀笔都便于推广及使用。”李斯的眼中爆发出灼灼精光,伏首在地道,“臣虽有罪,愿为陛下肝脑涂地,臣能再作《仓颉》,简化文字!”

“区区小事,为何非你不可?”始皇帝却并不为老臣的剖心之言所动,一双眼睛沉沉地盯着李斯,直看得李斯汗毛倒竖、讷讷不敢言。

“臣……臣幸得陛下信重,作《仓颉》以规文字,此事未完,臣夙兴夜寐不敢忘却。”李斯没有再表述自己的忠心或是能力,只说大事未竟,心有不甘。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