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3(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阻隔令大隋的大军鞭长莫及,杨广只得打消了派兵攻打的念头。

他的目光最终还是落在了舆图上代表高句丽的方位。

“自古雄主莫不开疆拓土,朕要将辽东之地重新纳入华夏版图!”

宋高宗时空。

细雨绵绵,李清照静静站在树影斑驳的庭院中,想到南逃时那些被遗失焚毁的书籍器物,又联想到家国危亡的现状,不由得从中来。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她突然想起昨夜读的欧阳修的《临江仙》,顿觉格外贴合此情此景。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

灵思泉涌之下,李清照一口气作出了上半阙,念到末句,她潸然泪下。

“人老建康城……不!我不想余生蹉跎在江宁,我想北归!”

这双流泪的眼睛中燃烧起了熊熊斗志,虽然如今朝中主和声日隆,但有宗泽坐镇东京、屡获战绩,北归就绝对不是空谈!

“妾微薄之躯,无力杀敌,只能散尽家财、以助王师。”

【进入展馆之后,云青青就全神贯注地投入到了参观之中,没什么心思来关注观众们的反馈。

这一看就是两个小时。

直到她心绪波澜起伏地走出展厅,透过玻璃窗看着窗外的天空,才瞄了一眼评论区。

“我们淋过雨,才更愿意给别人撑把伞。

在不到一百年前,我们的国宝也因为战火而不得不踏上一条不知归程的南迁之路。

故宫,也就是紫禁城中的一万三千四百九十一箱文物被迫从北平,经南京,转汉口,长沙、宜昌、乐山、峨眉。辗转流离二十五年,行程数万里,穿越了大半个中国,守住了文明的血脉,最终等来了北归的那天。”

“所以你看,一个民族如果站不起来,连这些死物都护不住。

而一个战火中的国度,又要经历怎样摧筋断骨的切肤之痛,才能在虎狼的垂涎之下重新站起来?”】

明成祖时空。

朱棣:???

在北平的紫禁城?

“若是朕迁都事成,此紫禁城岂不就是大明皇城?”

朱棣觉得呼吸都开始困难了,若是连皇城的器物都被迫流亡南迁……

“可见国已不国,危如累卵已非虚言。”

前所未有的危机感萦绕在朱棣心头,他不能指望后头那个蛮夷入关建立的政权会做出什么有效之举,因为他知道蛮夷目光短浅,只知一族一家之利益。

天幕不是说了吗?宁予外敌,不予家奴。

“自古新朝有立国与立天下之分,洪武皇帝驱除鞑虏,再造华夏,是为立天下。”朱棣将目光投向遥远的天际,“大明可亡,但华夏之天下不可亡,华夏之文脉不可绝!”

唐德宗时空。

“大食……”李适看着那些异域风的古物,想起了那个遥远的国度,此时此刻,桌案的奏章堆中正有一份难以抉择的奏章令他犹豫再三。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