仍频繁遣使来朝就可以看出。
西域的唐军迅速恢复,怛罗斯之战仅仅过了两年,升任安西节度使的封常清就率军进攻吐蕃控制的大勃律,并大破敌军,征服当地。755年,大唐达到了西域经略的鼎盛,之前曾提到安远门外的碑文‘西极道九千九百余里’其实并不准确,在这个时候,从长安安远门西行至唐境西陲的距离其实是1.2万里。
令大唐失去了对西域的控制,最后退出中亚争夺的根本原因,其实是在这一年爆发的安史之乱。这个我们稍后再讲,先来看看西边。”】
。
唐太宗时空。
西域各国未来的慈父——唐太宗李世民陛下恍惚了一瞬,他怔怔地想:“长安以西1.2万里的地方,是哪个犄角旮旯来着?
罪过罪过,以后那都是大唐的疆域,其上的子民都是朕及以后大唐天子的子民,怎么可以称其为‘犄角旮旯’呢?”
李世民又想起上次云青青说过“西极道九千九百余里”之后,他与诸位相公们在私底下,都不约而同地很是恶补了一番长安以西九千余里所在地区的资料,并立志要在有生之年极可能将版图平稳扩张而去。
但李世民万万没想到,是他的格局小了,补课的内容还是不够用啊!
李世民短促地笑了一声,收敛了表情之后开始仔细琢磨——
安史之乱,是哪个安?又是哪个史?
。
周武皇时空。
“能让鼎盛的大唐失去对西域的掌控,定然是一场声势浩大的内乱,甚至动摇了国之根基,令朝廷不得不将安西都护府的军队召回,以拱卫中。央。”
女皇犀利的眼神盯着将将进殿的李隆基,沉声询问道,“是什么让地方生出了叛乱之心?又是什么令其有了举兵反叛的能力?”
李隆基跪伏在地,身体微微颤抖。
“臣不知。”
女皇定定地盯着他,直到李隆基几乎要将脸贴到地面上,才淡淡地道:“你改了折冲府?”
“臣不敢!”
“起来吧。”女皇收回了目光,重新看向天幕,“好好看看。”
自高宗皇帝以来,大唐的战事频繁,折冲府兵士死伤以及逃亡的日益增多,出现的缺额又难以补充,府属卫士空额越来越多,再往后,只怕是痼疾难消……
女皇用余光瞄了一眼略显瑟缩的孙子,暗想:“也不知道三郎如何改制?”
至于为什么不是皇嗣或是庐陵王所为?
笑话,她自己生的,还不知道这两个是什么货色吗?但若只看这李三郎如今瑟瑟发抖的模样,还真看不出日后那盛世之君的做派,也不知这孙儿有几分真本事?
。
唐玄宗时空。
李隆基浑然不知另一个自己已经进入了祖母的视野,他不断掐算着时间,再一次确认“安史之乱”就在几十年之后。
李隆基的心情非常沉重。
“到底是朕英年早逝,还是……”
纵然他不愿意承认这场叛乱发生在他在位之时,但他也知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即使是是继位之君治下叛乱,追本溯源也是前人埋下了祸因……
直到云青青暂时将目光移向了西方,李隆基暗暗松了口气,但他知道,不久之后,这“安史之乱”的前因后果只怕就会大白于天下,这让他分外纠结,又想知道原因,又怕众人知道原因。
“若是这神迹仅朕可见多好。”李隆基再一次发出感叹。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