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上出现了画面,一个将军骑在马上,带领着浩浩荡荡的士兵前行。
士兵们的甲胄、武器各不相同。有的一看就是精锐,甲胄严整,简直武装到了牙齿,骑着马护卫在队伍两侧。有的则是连盔甲都不全,只披了一件薄薄的皮夹,腿上绑着布条绑腿,手里握着把木质长枪,跟在队伍中。
但不论如何,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一股坚毅的神色,气势高昂,一看就是精兵强将。
一阵清风拂过,吹向那些徐徐如林的旗帜,最前面有一面大纛正在迎风飘扬,正是一个“徐”字。
朱元璋思量了半天,问道:“老徐,这怎么看着像你?”
徐达也惊愕的看着天幕,虽然骑在马上的将军带着兜鏖看不见面庞。可这些兵将的装扮、武器,甚至远处那凹字形的山谷,怎么看怎么眼熟……
这不是他前两年北伐,逼近通州时的情景么?
天幕上的那些士兵正在急速的赶路,但队形却丝毫不乱,也不知是谁起了头,忽然大家都齐声唱起了歌谣。
“云从龙,风从虎,功名利禄尘与土。
望神州,百姓苦,千里沃土皆荒芜。
看天下,尽胡虏,天道残缺匹夫补。
好男儿,别父母,只为苍生不为主!”
徐达确信他没听过这种歌谣,更不可能带士兵一起唱,但这不妨碍他想起了当年北伐时的热血。
跟着他北伐的士兵大多都是在淮西和应天招的老兵,他们基本出身草莽,在前元时命如草芥一般,连匹夫都称不上,但就是他们这群泥腿子,在陛下的带领下,做出了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他们赶走了胡虏,让六百年未闻王化的燕云十六州,重新插上了汉家的旗帜。
就像是歌谣里唱的那样——天道残缺匹夫补!
天幕上的士兵还在继续唱。
“手持钢刀九十九,杀尽胡儿方罢手。
我本堂堂男子汉,何为鞑虏作马牛。
壮士饮尽碗中酒,千里征途不回头。
金鼓齐鸣万众吼,不破黄龙誓不休!”
朱元璋大声赞道:“好!朕看这首歌谣好的很!老徐,回头让将士们都学起来,就当成军歌来唱!”
蒙元只是退出了中原,还没有被消灭,他们跑回到了草原老家,继续以帝王自称,想要变成辽国那般,与明朝隔着燕山山脉对峙的北朝。
朱元璋怎么可能忍得下这口气?他的目标很明确,就算不能杀光蒙古人,也要让他们自去帝号才行。什么南北朝,简直妄想!
? 如?您?访?问?的?网?址?发?布?Y?e?不?是?í??????w?è?n?2??????5?????????则?为?屾?寨?佔?点
所以,这首歌谣来当军歌,简直不要太应景。
【大家看到的画面,是我在纪录片里找到的一个徐达北伐的片段。虽然肯定和当时有出入啦,但也能表现出,明朝最初定鼎时军队的状态:有朝气、有理想、有信念。他们知道为什么而战,所以悍不畏死,并且与有荣焉。】
崇祯看着天幕上的场景,羡慕哭了。
他手里若是有这种大军,哪里还需要这么焦头烂额?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