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85(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自从知道盈儿的结局,她就反思了一番,在教导刘恒时没有逼的很紧,基本都是和颜悦色。

听到刘邦这样说,吕雉反驳道:“可观他后期一些作为,也难以称得上是英明。”

刘邦摆摆手:“人一辈子会做许多事,有的好有的坏,有的看似对,有的看似错。乃公年轻时,模仿信陵君浪荡江湖,何曾想到有一日会成为天下之主?曾孙做的够好了。”

这话说的正经,吕雉也认同,她微微一笑:“妾身知晓了,以后会把这份记录传下去,让恒儿务必好好安排。”

【公元前127年,汉武帝发布了《迁茂陵令》,规定凡是财富在300万钱以上的巨富豪门,一律迁徙到京城附近的茂陵。

茂陵是他登基后给自己修建的陵墓。而300万钱嘛,有学者考证,大概相当于前些年的亿万富翁。这些豪强在地方上兼并土地、隐匿人口、勾连势力,现在汉武帝把他们全放在眼皮子底下,看他们怎么搞事。

不过刘彻没有搞得很难看,朝廷会给每户迁徙者20万钱的高额“拆迁补偿款”,还让这些豪强脱去商家身份,跻身世家名门。有了好处,这些豪强再不情愿也没办法跟朝廷作对,只能搬家。后来,这些长安的“茂陵子弟”,也成了“富二代”的古代版形容词。

事情还没完,汉代财富形式大多是土地、房产,那些奉旨迁徙的富豪就得贱卖土地房产。

这正是朝廷抄底的好时机。

由地方政府出面将上千万亩的良田低价收购,而后分给流离失所的无地农民,国家只收取十分之一的税收。

这样一来,那些无地的赤贫百姓得以安居乐业,朝廷粮食税收激增,而豪强的土地财富,则在迁徙茂陵的过程中被强行“均富”了,极大延缓了土地兼并的情况。】

嗯……你别说,你还真别说。

这个方法妙啊!

刘邦一拍大腿,意有所动的看向吕雉。

吕雉有些为难:“现下最富的是功臣,可还指望他们回乡后安靖地方呢。”

然后就会像仙子说的那样,慢慢从功勋发展成豪强……

刘邦叹了一口气,果然一代人只能做一代事,没了社会根基,再好的政策也没用。

【但还是那句话,这一步仍然是长远计策,朝廷还是缺现钱。

刘彻想了想,那只能征收财产税了。

这就是算缗令。】

刘彻有些紧张。

距离第一次下达算缗令已经过去十多年了。他知道,最近几年的算缗告缗令,引起了许多人的不满,都说民间被搞得乌烟瘴气。

但是有些事情没办法,损失再大他也要做,所以他很紧张仙子会怎么评价这件事。

一旦仙子说这是恶法,那些人以此为由不停上书可怎么办。

难道他还真要收回这条诏令?

【公元前129年,刘彻首次下达算缗令,但这次只是对有市籍的商人收运输车税,杯水车薪。

十年之后,随着帝国财政的恶化,刘彻再次下算缗令。

这一次可是玩真的了。

全体的商人、手工业者,一律按资产征收财产税。经商及高利贷资本2000缗钱收一算,也就是120钱;手工业者减半。

而交通工具上,汉武帝规定除了官府用马,以及骑兵的马车,平民的马车、船只,每辆也要抽一算。

但是吧,古代又没有互联网大数据,统计全靠人为。就是在今天有产者还在想尽办法合理避税,甚至直接偷税漏税,更何况是古代那种人治时代呢?

所以在算缗令正式实行的两年之后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