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4(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由此观之,赵匡胤的军事能力虽然不错,但比起那几位天花板,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呢。

评论区,刘裕与柴荣的支持者们争论了一阵,场面居然意外的和.谐,并没有太多火.药味。

二位帝王的生涯,有众多相似之处。

都是在乱世中崛起,御驾亲征平定天下。

都进行了朝政改革,肃清吏治、严明律法、安抚百姓,都文武兼资,被认为是各自时代断档领先的最杰出帝王。

他们都有一个引为腹心的臣子,百般信任,视如知己,托以家国社稷之重,但都死在了前面。

刘穆之与王朴的死亡,皆造成了极其严重、完全无法挽回的后果。

一个是“穆之一死宋班师”,长安陷落,国祚倾颓,让北方中原土地直到一百多年后,才重开汉家天;

一个是“天欲祚宋,必先亡朴”,直接颠覆了后周的江山。

最后,刘裕与柴荣都死得太仓促,天不假年,倘若再多十年的岁月,必定能实现一统。

他们甚至都在筹谋北伐的途中去世。

建康城的萧瑟秋风,葬下了指向北魏鲜卑的封喉利剑;汴梁城的清冷明月,犹照《平边策》欲灭契丹的苍凉字痕。

千古同此恨,为之奈何。

观众们的态度还是比较客气的。

二位都达到了千古一帝的标准,就算他们支持其中一方,也不能胡乱诋毁另一方不好。

总地来说,刘裕的支持率略高上一线。

主要是因为各自的战力特性。

柴荣起于北方,是马背上的战神。

刘裕起于南方,虽然也擅长弓马,但更精通水师作战,以弱胜强,以步克骑,显然更符合赵宋如今从江南开始的北伐需求。

还有一点嘛……

“宋武帝来了之后,咱们就不用改国号了,还是「宋」”,辛弃疾思索说,“改为「大周」总感觉很奇怪。”

观众们:“……”

文天祥:“……”

不愧是小师祖,他说得好有道理啊!

现在,只有最后一个问题了。

文天祥迟疑地举起一只手:“小师祖,你方才说直接发出邀请函就好,所以,我已经发给了周世宗。”

辛弃疾叹气:“但我也发给了宋武帝,他已经接收了。”

二人面面相觑,心说这叫什么事啊。

天无二日,国无二主,总不能来个二圣同朝吧。

就在此时,许愿墙上浮现出了一条私密消息,限定仅有双方当事人能看到。

“本次由于系统故障,导致邀请函可重复进行发送,实际仅限一人。如确认选定刘裕,本墙将对柴荣做出补偿。”

嚯,辛弃疾觉得这个发展也不错。

他微微颔首:“我确认。”

……

w?a?n?g?址?F?a?B?u?页??????ǔ?ω?€?n????????5????????

后周位面,柴荣坐在澡德殿里,刚拿到邀请函准备细看,就发现掌心的纸张化为了一阵金色光点,消散在空中。

取而代之的,是一张黑漆漆的卡牌。

世宗陛下徐徐扣出一个问号:?

“哼”,符皇后从天幕中看到事情始末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