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表示:“没问题啊,我闲着也是闲着。”
林听喝了一大杯水,缓了几口气,仍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英子,我跟你说了那么长一串市场,结果你就记住了我妈的学生要练口语这事儿?”
顿了顿,林听崩溃捂脸:“那只是我的开场白啊!”
郑妙英无辜且茫然,又给林听的水杯续上水,然后说:“听听,你慢慢说,别着急。”
林听:“……”
郑妙英的性格总是能及时的给林听踩一脚刹车。
她又抿了口水,在郑妙英的对面坐下来,眼睛亮亮的望着她:“我们开个补习班,你教语法和作文,我教单词和口语,怎么样?”
郑妙英“啊”了一声,率先提出第一个问题:“听听,你还有时间吗?”
“鲁迅先生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还是有的。”林听认真说道。
迎着英子质疑的眼神,林听瞪眼睛:“鲁迅真的说过这句!”
“我不是怀疑鲁迅,我是怀疑你。”
郑妙英说完感觉不对劲,又连连摆手,“我不是不信你,我是觉得你这样太累了啊……总会顾不过来的吧?”
林听点头:“是的,我也没打算一直教课,过了最初这段时间,补习班有了名气和资金之后,我们就可以招老师了。以后么,商务运营归我管,教育你负责……如果到那时你不想做了,我就给你分股份,在家数钱的那种。”
郑妙英没想以后,她是觉得,现在做一点儿补习兼职也挺好。
她妈妈暑假的时候租了一个不比奶茶店大多少的小铺子,开起了裁缝铺,除了以前做的缝纫加工的活儿,她也进了一点儿布,帮人做衣服。
之前英语系的一位老师去郑阿姨的裁缝铺改衣服,闲聊天的时候,老师说郑妙英学习好,以后很可能有出国留学的机会。
郑阿姨高兴啊。
但她又担心起来。
她把之前的老房子卖掉了,又添了钱,在学校附近买了个新房子。
再加上开裁缝铺花掉的钱,他们家的存款见底了。
她不知道出国留学需要多少钱,但多赚一些总归是没错的。
于是,她几乎每天都踩缝纫机踩到深夜。
郑妙英也想帮妈妈分担一些。
“好呀,我听你的。”郑妙英没多问,看着林听点了头。
她完全相信林听。
尤其是在赚钱这件事上。
“得嘞,明儿我让亮哥把市面上有的托福教材都扫回来,咱们研究研究,这件事急不来,可不能误人子弟了。”
林听向来说干就干,一锤定音,“刚好我约了方先生下周见面,到时与他谈一下这个生意,手续什么的都是问题,估计要分给他一部分利润。”
用人就得给好处,该给的甜头不给到位,麻烦事可多了去了。
郑妙英依旧没有意见:“我听你的。”
林听捏了捏英子的脸:“睡觉。”
次日,张亮用两个行李箱装下了所有与托福考试相关的书。
“老板,这箱子里的书有一半是我从旧书店搜刮来的,是以前的版本,老板说查漏补缺刷题的时候可以参考,不过不能以这些为主。”
“这些就都是新的了,哦对,有一本是还没开售的,就是那本没有书封的……之前咱们印奶茶卡的时候,我跟印刷厂的老板聊得挺好,他给我拿了一本,千万别给别人看。”
林听朝他竖起大拇指,心中忍不住感慨——三百块钱工资实在委屈张亮了。
林听和郑妙英把两箱子书搬回宿舍,苏玉在一旁看傻了眼:“你们俩也要考托福?”
“早晚得考,先看着呗。”林听问她,“你考不考?”
苏玉把头摇成拨浪鼓:“我才不要出国,我就想以后毕业了能分配我当个英语老师,安安稳稳的就很好了啊。”
顿了顿,她又补充一句:“最好是大学老师,比较清闲。”
因为身体的缘故,苏玉最向往的就是“安稳”,苏爸也是。
林听笑着打趣她:“你怎么不去当小学老师?那更清闲。”
苏玉再一次用力摇头:“不行不行,我管不了小孩子。”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