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没胆子同周维岳这个县令强争,也不是他砍断了县令两只手指、觉着理亏,是他知道截货打人这罪毕竟只有芝麻大点,他已经得罪了周维岳,要是再死咬着一点罪不认,周维岳面子上太过不去,他往后也不好转圜,于是签了字、画了押,一声没有多吭。
谁知周维岳紧跟着又攀扯起他别的事来,说牢里百姓有冤情,有一些正与他相关,准备一一提审这些百姓。一旁的倪小林以为他不知道魏大身份,急得好像热锅上的蚂蚁,在旁边跳来跳去,向周维岳打了几十个眼色,挤得眉毛都酸了,周维岳却像吃了秤砣铁了心不理。
终于他得了个空,趁着周维岳起身更衣的功夫,悄悄跟出去,对他道:“大人,大人,您初来乍到,呃,旅途劳顿,不宜再这么连夜审案,况且你身上还带……呃,带伤,正该好好休息。后堂已经打扫出来,您歇一歇,明日下官将江阴一应情况,细细说与大人……”
周维岳道:“不必,朝廷新令,案件审理宜早不宜迟。”
倪小林见他要走,忙拦在前面。周维岳转眼看他,但见那两双眸子黑浸浸的,既不严厉,也不凶恶,却平白让人心惊。倪小林顿了一顿,随后赔上几分笑,看左右无人,低声道:“大人,您刚到江阴县,咱们这儿的有些情况,您恐怕还不清楚。莫怪下官说话直,不然日后您恐怕还要埋怨下官不肯尽早直言呢。”
他摆出一番推心置腹的模样,预备对周维岳说一些他事先不知道的“秘辛”,料想周维岳定然是饶有兴味,谁知他只是平淡地道:“是什么事?”
倪小林没办法了,心一横道:“下官也不瞒您,这魏大实在身份特殊……”他又一次看看周围,不远处一只老鸦落在树上,“扑、扑”两声惊得他登时住了口,见没有别的动静,才又继续,“他是岑家的人。江阴没有第二个岑字,想您也知道下官说的是谁了……”
周维岳从京里来,不会不知道岑士瑜的大名,倪小林料想自己把话说到这个份上,此事怎么也该结了。谁知周维岳道:“我只识朝廷律法,不识你说的是谁。”说完便扔下他,自顾离开了。
倪小林一愣,第一个念头是:魏大砍了新县令的手指,看来这县太爷是记仇了,等闲放不过他。但想起周维岳说最后一句话时的神情,又觉着好像不是这样。 w?a?n?g?址?F?a?b?u?Y?e?ǐ????ü?????n?????????????????ō??
无论如何,有一件事总是清楚无疑的。那就是他这一向平静的江阴老家,这个几十年来都按同一套规则运行的县城,马上便要天翻地覆了。只是他如何会想到,天火落平原,要烧过的岂止是他这小小的一县之地而已?
周维岳不买他的账,接下来的几天,见了牢里的、牢外的大约有二三百个百姓,向他们询问情况。他问的是魏大的事,但又不全都是,越查越往岑家上靠,引得倪小林坐卧不安不说,许多人也都活动起来。
先是倪小林、县里的两个主簿轮番劝他,然后是宁国府的长官、各县其他县令或是给他发来公文,或是寄来私信,均让他息事宁人,再后面就连他仅有的一些同科好友也写信过来,劝他为官务在一团和气,不要一上任便把动静弄这么大。
周维岳全都置之不理,然后,一早便写下状纸、供词,指认魏大为非作歹,行不法之事的百姓好像商量好了一般,一一翻供。除去李方之外,其他原本指认魏大的百姓,突然全都改口,苦主说自己告错了人,身背冤案的人说自己的确有罪。一直到最后,就连李方也翻了供,被周维岳当堂问起,他支支吾吾,眼睛左右乱撇,无论如何不敢看他。
周维岳心中暗叹,私下里找他问了原因,李方只恨恨叹气,对他道:“大人,强龙不压地头蛇,还是……还是算了吧!他们是这儿的土皇帝,您斗不过的。”
周维岳道:“我大雍只有一个皇帝。”
李方呆愣愣眨两下眼。周维岳缓和了面色,“按说你父亲的案子,我任县令的当天他已经画过押,不该翻供。现在有些人向我施压,要我快点放了魏大,如果你出面作证,我便能定他的罪,然后其他的事情便好查了。”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