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67(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秦良弼听那边有人都赋起了诗,便以为跳过了中间的环节:他好容易忍住手痒,一天下来几乎什么都没做,才控制着让猎物比刘钦少了一头,想来只要旁人都有眼力价,那他一定是除刘钦外猎获最多的那个——并列第一毕竟也是第一。还不知道要有什么赏赐给他,怎么就到下一步了?

幕僚也压低声音答:“大帅无忧,他们是在拿前人的诗拍马。”

“啊。”秦良弼明白过来,问:“是什么诗?”

眼下人多眼杂,不好多做解释,幕僚便拿手指蘸了水,在桌子上写下几个字:“从今四海永为家,不用长江限南北。”

这几个字字形简单,秦良弼都认识,合在一起意思也好理解,他看了两眼,便即心中一热,大点其头,“是好诗,是好诗啊!”抬头看向正首间让一众文臣簇拥着的刘钦,不由有几分兴奋。

身为大将,谁不想建功业于当世,垂声名于千秋?谁不想立功受赏,加官进爵,福荫子孙?更不必提雍夏之间还有血仇在前,他身在前线多年,只恐怕朝廷束他的手脚,像从前一样,不许他出战、不许他救援,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敲打他,听到这一句诗,如何能不心花怒放?

他说话时虽然有意压低声音,但嗓门仍是不小,左右其他将军听见,有和他相熟的不由一哂,嘲笑道:“得了老秦,你还懂什么好诗坏诗,这几个字你识得么?”

秦良弼将眼睛一瞪:“俺如何不识得?”说着居然手指桌面,复述了一遍。

相熟的众将谁不知道他秦良弼一向是大字不识一箩筐,能把自己名字写出来就不错了,见他居然煞有介事地点评起诗来,无不感到好笑,谁知他居然当真把这十四个字读对了,而且一点不差,一时啧啧称奇。

秦良弼看出他们的惊讶,虽然不知道什么“吴下阿蒙”,却也不由得意非凡,低低骂道:“你们懂个屁!俺现在是不一样了,学问大着去了,不是瞧不起你们……哼哼!”

众人哄得一笑,顾忌着天子就在不远,不敢笑太大声,秦良弼却一抹胡子,泰然自若。

他近年来学起了读书习字,虽然速度不快,但戎马倥偬之余,总让幕僚教自己几个字,一年下来倒也认识了不少。

说起此事,起因倒还是刘钦。

当日刘钦还是太子时,朝堂上龙争虎斗,殃及了秦良弼这条池鱼,刘缵一党找了个由头重重攮了他一刀子,那边刘钦便紧跟着送上金疮药,写信过来对他好好安抚了一番。

刘钦当真会说话,三言两语说进他心坎里去了,幕僚给他诵读时,听不三五句,秦良弼心里憋的那一腔窝囊气便烟消云散,再往后听,更是自雄,屁股后面一根尾巴立起来,恨不能竖到天上去。

在信里刘钦非但踩了别人一脚,还不忘将他高高捧上了天,他被夸得心花怒放,又让幕僚读了两遍,仍不过瘾,一把将信抢在手里,打眼一瞧,从满纸蝌蚪之间瞧出花来。

小太子的字真是好看——时至今日秦良弼也认为刘钦给他的来信一定是他亲自所书,幸好事实也是当真如此——横是横,竖是竖,直的直,歪的歪,有鼻子有眼的,怎么他就能写出这么样的字呢?

秦良弼瞅了半晌,忽然骂道:“啥啊,啥啊,这都是啥啊,哪个是夸俺那几句?”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