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9(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治病药方、医疗器械,更有各类工匠。

这场和亲,不只是两方婚嫁,更是一场意义重大的政治事件——唐朝以和亲的手段来换取吐蕃这个军事强国在西藏一带的支持。

而吐蕃也确实遵守信义,文成公主入藏后,大唐与吐蕃关系亲密,在后面大唐攻打高昌等边夷小国时,吐蕃也多有帮助。

送嫁时,李盛执意跟随,李世民来劝了一回,劝不动就只能随他去了。

李盛在途中,全程陪护在文成的马车一侧,令陪行的吐蕃国相禄东赞为之侧目——他是知道神马的,这次,大唐皇帝也赐下了神马的祝福——手掌大的白玉盒子,里面是神马的鬃毛,闪烁着梦幻般的光彩。

得知神马送嫁,松赞干布改变计划,从原定的迎亲地点连夜急行,亲迎六百里。

在吐蕃的迎亲大部队到达后,李盛还专门花了不少积分兑换了霞光场景。

万众瞩目中,晨光中紫色大马身披云霞而来,目光睥睨地扫过最前面的松赞干布,然后转过头,低下头亲近地蹭了蹭身旁的姑娘,歪过头咬破自己背上的丝绳,把自己脖子里戴着的一颗大如鸡卵的黄玉衔着,轻轻放到她的手心里。

我无法改变这场和亲,那这就是我能做出的全部帮助了,希望这些,能让你在异国他乡得到更多的尊重和爱护。

第90章

在平定周边安抚四夷的同时,李世民也在尽力整顿治理国朝内政,昔日齐王与太子的势力被分化融合,太上皇李渊的老臣被安抚调整。

李世民登基后,开局并不是一帆风顺,在贞观初年,中原大地天灾频发,旱灾、水灾、蝗灾、霜冻,都轮了个遍,百姓活得很苦,同时,国家周边的势力也要打压拉拢,李世民还要精打细算筹措军粮,简直是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而且,当时的唐朝,所面临的困境还不止这些——武德年间李渊执政,在国朝制度上承袭了旧隋的治理,但是隋朝之所以灭亡,制度也有一定问题,但是李渊并没有做出改变,而是就这样驾驶着这辆已经开始吱吱呀呀的马车强行往前走,李世民登基后,还要顶着压力解决他老爹留下的一堆大麻烦。

这要是个心理承受能力差点的皇帝,早就怀疑自我乃至自暴自弃了,但是李世民毕竟是征战十余载,且能孤注一掷发动兵变夺权的狠角色,要连这点抗压能力都没有,当年他早就在战场上崩溃了,这太极宫还轮得到他来做主?

李世民登基坐稳皇位后便开始精简官员了,不得不说,李渊当皇帝的时候确实是有点任性了,他任用官员不看才能只凭自己喜欢,可以说是任人唯亲。

最典型的,当年的裴寂,李渊的老友,在河东之战对阵刘武周时,撇下大军自己骑马狂奔跑了,就这,李渊还安慰他,照旧让他执掌大权,一点都不考虑裴寂治下的百姓死活。 W?a?n?g?阯?发?B?u?Y?e?????ǔ?????n??????②?⑤?????o??

这种事还不止一件,李渊选任官员,自己的情绪因素远远超过了实际因素,许世绪会说话会捧人,李渊高兴,就让他去当刺史了,这么大的事情就这样轻率地决定,吏治的混乱可见一斑,冗官现象严重。

※ 如?您?访?问?的?W?a?n?g?阯?f?a?B?u?页?不?是?ì????ü?ω?ě?n???????2????????????则?为?山?寨?佔?点

很多地方刺史都是不合格的,这也是唐初百姓过得苦的一个原因——刺史可是一地大员,就是当地的父母官,刺史都不靠谱,那百姓去依靠谁呢?

李世民当秦王的时候对此就颇有微词,但是当时他自己都要小心翼翼,也没有办法,上台后就不一样了,李世民大刀阔斧地改革吏治,在房玄龄的主持下,唐初的官员被削减到只剩七八百人。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