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治、正德三朝,又岂会不知其中风险?父死子继尚且是一朝天子一朝臣,何况是藩王进京,小宗入大宗?
“如今风声已经传到湖广之地,只怕不久后,世子便要进京,世子的意思是,等朝局定鼎,贤弟不久后便会起复,携全家入京。”
孙交点点头,前几日一见,他便已经明白如今的兴王世子,是个什么样的人——英睿、果敢、年少却沉稳持重,与孙家的亲事,是多方思虑之后的结果,但孙家,也要拿出足够的诚意。
家族的发展大方向已经定了——三两年间由孙交撑住,待朝局大定,也到了皇帝选婚的年纪,一个皇后足以支撑门楣,他也可急流勇退。
因为大明朝选皇后,自来是“选自良家,不许受大臣所进”,以免后宫干政,就算是做样子,孙交也要及时求去辞官,也免得朝中议论后族权柄过重,这期间,在州县任职的长子资历也够了,便可调回中枢。
李盛听着他们说话,自己看见旁边有一盆凤仙花,便过去伸出一只前爪摇一摇,摇下来许多花瓣,他走上前去用爪垫把花瓣踩软,看着肉垫上已经被印上了颜色,怪不得那次看见孙姑娘的小姐妹有拿着凤仙花染指甲的,还真是好上色。
玩了一会儿,李盛跳到旁边的书桌上看,《尚书》?李盛没怎么看过这书,很好奇地蹲在旁边用毛毛爪翻开看,很巧地翻到了《尚书-益稷》一篇:“鸟兽跄跄;箫韶九成,凤皇来仪。”
李盛看着“凤凰来仪”四个字,觉得实在是应景啊,于是忍不住一爪子按在上面,四个字便被按上了浅淡的红色梅花印子。
看见孙交和袁宗皋望过来,李盛无辜地眨眨眼,跳下去跑了。
他听到后面传来的惊呼声和笑声,甩一甩尾巴蹿上了大树,嘿嘿搞事完了就跑真刺激!
日子过得很快,三月二十四日,自京城而来的迎驾班子进入了湖广境内,这个班子规格是很高的:司礼监太监谷大用、魏彬、张锦、内阁大学士梁储,定国公徐光祚、寿宁侯张鹤龄、驸马都尉崔元、礼部尚书毛澄......
三月二十六日,队伍进入安陆,在驿馆洗浴饮食,消解一路的疲乏,恢复精神商议晋见新君。
正当一群人在当地官员的招待下饮宴时,李盛跑过来了,暮春三月草长莺飞,崔元正把玩手里的玉杯,一边想着怎样同新君套套近乎,就看见那边树上忽然冒出来一个大毛团子,金黄的毛毛,两只动个不停的尖耳朵,还有从树枝上垂下来摇摆着的大尾巴,这是只狸奴?
他眼见着里面也没什么事,大家都是面色凝重沉默不言,便站起来走出屋子来仰着脸看树上这只胖胖的狸奴,倒是一点也不怕人,看见他了,还眨眨眼,随后又不理人了。
崔元拿着一只鸭腿逗了半天也不见猫儿下来,便无趣地回去了,李盛眯起眼睛,啊,好想知道他在兴王府看见本猫猫的时候是什么表情啊!
到了傍晚,李盛回去干饭,然后又溜溜达达地回来了,反正没事干,在这边看着他们就当是解闷了。
“看,那只狸奴又来了!”崔元指给旁边的徐光祚看。
“这一双猫瞳不凡呢。”徐光祚是武将,看得清楚些。
李盛爬上屋顶,听着里面人说话,一边听一边眯起眼睛。
在这些人,尤其是在定策之人杨廷和看来,兴王世子得以正位,自然该是千恩万谢,对他们的劝诫,也自然该是顺从如流,就算是让朱厚熜入继孝宗皇帝,他也要乖乖的听从,就算这样导致兴王一脉无后又如何?把益王第二子过继给兴王一脉,不就好了?
李盛只想冷笑:还千恩万谢?你们算是看错了这位!早晚让你们见识见识咱们这位皇帝的脾气!
在朱厚熜看来,大宗绝嗣,小宗入统,是理所应当,老子是皇家玉牒顺位第一继承人!
忽然,他听到边上小门传来一阵响动,李盛轻巧快速地跑过去一看,有两个人影闪出大门,前后看看,匆匆忙忙地往兴王府方向去了。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