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随着他长大,即位,掌权,阿娇还是那样,刘彻的心境就变了。
昔日的娇蛮成了如今不合时宜的“不懂事”,他需要子嗣,登基三年,后宫未曾有孕,他心里是很有压力的。
毕竟,老刘家是真的有皇位要继承啊!
当年窦太后就曾经想让梁王继位,若是他久久不能有子嗣,他说不定也要被逼着立皇太弟了!
可阿娇过于妒忌,但凡他宠幸旁人,总要给他脸色看,说话间,也总是把昔日的推举之功挂在嘴边。
刘彻也是千娇万宠长大的,他母亲得宠数年,后来姨母入宫,又连生四子,他从出生就没受过什么挫折,就算后来筹谋皇位,也是顺顺当当的,一次两次还行,长此以往,他也厌烦了皇后的骄横。
刘彻去椒房殿,李盛自己回了未央宫休息,第二天,他就听到宫中传令,皇后要遣出一批不常得到召见的宫人。
这些宫人中,有些是伺候过皇帝的,毕竟不同一般宫女,刘彻也去送行了。
其中有一位宫人,并不在遣出之列,却面见皇帝请求出宫。
她长发流波如瀑,身姿飘逸动人,在一群人中很有些显眼,一双盈盈泪眼,痴情不舍地望向刘彻,拜别君王时,粉腮垂泪梨花带雨。
分明舍不得,却含泪请求皇帝赐她出宫的机会。
刘彻看向那一头秀发,忽然想起来了,这是去年他在平阳公主府临幸过的歌女——她叫卫子夫。
第222章
美人含情相望,泪水涟涟,分明是痴情不悔,却又哭求请出。
刘彻这种经典款霸总,果然被这欲拒还迎的老套路吸引了——“子夫得见,涕泣请出,上怜之,复幸”。
李盛蹲在大树枝杈上现场吃瓜,不由得感叹,卫氏之起势,真是时也命也运也。
刘彻是最典型的封建贵族,这辈子仅有的憋屈都在窦太后身上了,新政失败就算了,皇权更替不是那么简单的,败了就要服输认错,刘彻有这个心里觉悟。
可是男女之事上呢?刘彻现在已经不肯再受掣肘,馆陶公主助他上位,他也按照约定给了阿娇皇后的位置,尊荣无限,可他终究是皇帝,他需要子嗣。
更重要的是,他的子嗣,并非只能是皇后所出,尽管,这是窦太后和馆陶公主都心心念念的事情。
卫子夫出现的时机其实正好。
从感情上,刘彻前几天刚从陈皇后那里受了憋屈,正需要一位善解人意温柔聪慧的解语花,卫子夫是难得的灵透美貌。
从时势看,不久前刘彻刚刚出兵救东瓯,这个小国并入了大汉的版图,登基仅仅三年,能有拓土之功,可见少年天子聪慧有为;眼下,刘彻已经组建了“期门军”,有了自己嫡系的核心军事力量,在外朝,经过三年的抗争和筹谋,他终于能把持一部分军权,已经有了作为君主的话语权。
虽说还不能抗衡窦太后,但是一个后宫女人的事,他还做得了主,来日卫子夫恩宠渐盛,这时候的刘彻,已经能保护她了。
刘彻带着卫子夫去了漪澜殿,李盛跟在后面慢慢飞,到了殿宇内,他落在围墙上,就着日光低头梳理自己的羽毛,耳边能听见刘彻心情舒畅的笑声,还有女子踏歌起舞的脚步声。
李盛是很敬佩卫子夫的,帝王心深渊似海,在“涕泣请出”时,谁都不知道刘彻听到这话的反应,但是她就敢。
历史上能在巫蛊之祸中狠下心调动卫队开武库,全力助太子起兵诛杀江充的皇后,其胆气智慧,远非寻常人可比。
卫子夫生于微末,机缘巧合以歌女的身份入宫,却在一夕之幸后被少年天子抛之脑后,若她就此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