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天一大早,她让酒店帮忙雇了个司机,开车前往第一家农场。
这是一家种植橄榄和树莓的农场,人烟稀少,平原辽阔。
她见到了农场里的华人雇员,攀谈几句,排除了对方是林淮叙母亲的可能。
再反复确认这里只有一位华人雇员后,她彻底划掉了这个选项。
紧接着又奔向第二家农场,这位华人雇员只有三十五岁,怎么也不像能生出林淮叙来的。
她有些懊恼没在电话里问清楚。
此时天已经近黑了,再将车开回酒店还要三个小时,今天也只能到这里了。
第二天她又起了个大早,司机已经等在酒店门口。
最后这家农场是距离最远的,单程就要开四小时,如果这个还不是,那就没希望了。
她的目光落向这家农场的名字——OliveVistaAcres。
颠簸到中午十一点,她终于抵达了这家位于山坡上的橄榄农场。
今天天色极好,白云绵绵叠叠,天空压得极低,山谷里飘来徐徐的清风。
她走进农场,说希望可以在这个成熟的季节,采摘一些橄榄。
正在修剪花枝的女人放下手中的剪子,向童安鱼望来,风吹起她乌黑的头发,露出一张极具东方美感的面孔。
不知为何,童安鱼一看到她就有种强烈的直觉,找对了!
女人走过来,擦了擦手上的灰,用很生涩的英语问她:“中国人?”
童安鱼嗓子紧张地发不出声音,只得僵硬地点点头。
女人换做了汉语:“我们这里是不开放采摘的,不过你是中国人,我可以送你一些,跟我进来吧。”
童安鱼忘记说谢谢,同手同脚地跟她走进去。
女人给她和司机倒了两杯清水,自然不是热的,童安鱼咕咚喝了个干净,才能说出话来。
“怎么称呼您?”
女人:“我姓明,明知荟。”
好温柔的女人啊。
他居然有个这么温柔的妈妈。
“怎么找到这里来的?”明知荟问。
“就,自驾,路过。”童安鱼含糊其辞,反正司机也听不懂。
农场里还有其他人在工作,路过时会和明知荟热情地打招呼,看来这里人际关系简单,工作压力不大,她生活得不错。
“很少有中国人到这儿来,遇见你真开心。”明知荟笑盈盈,眼睛像盛了水一样。
她挽起袖子,在水池边洗了洗手,并用毛巾擦干,整套动作非常优雅,很像那种接受过良好教育的大家闺秀。
“您是怎么到这儿来工作的?”童安鱼跟着她,忍不住想了解更多。
明知荟似乎很久没有和国人聊天了,见到童安鱼倍感亲近,于是便没有遮掩。
“我之前住在旧金山市区,但家里出了些事情,市区的费用太昂贵,所以我求邻居帮忙介绍了份工作,就是这里。”
邻居。
煮咖喱的印度人。
“那......你的家人呢?”童安鱼问。
“在国内。”明知荟说。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