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些什么。
她复又垂首,坚定道:“多谢官家,只是民女此意已决,绝不更改。”
赵佶轻叹一声,家人不在,无处可去,一见倾心之人又对自己毫不在意……产生出家的心思,似乎也是件合理的事情。
他便不再劝,摆摆手,让李姑娘离开了。
李姑娘退下,赵佶松了口气,懒洋洋地道:“李姑娘要走,阿桓你应当也要走了罢?”
赵桓颔首,他确实到了该离开的时候,再不离开,宫外的谣言不知会传成什么样子。
由于南王谋反之故,八月十六日的中秋夜宴撤销,这十数日来,朝廷诸位官员皆忙碌于此事,赵佶更是分身乏术,忙里偷闲才得以抽空处理李姑娘的事情。
赵决明在宫中待了十日,住于东宫,同太子殿下朝夕相对,趣味相投——此事宫人皆知,连朝臣亦有所耳闻,更别提民间传遍的大大小小真真假假的传闻。
赵桓自认他在宫中待了足够久,若是再待下去——用系统的话来说——保不准会传出太子殿下有断袖之癖的传言。这种传言实在是有损形象,赵桓在赵佶提起时,虽然有些小愧疚,但仍是点头承认了
赵佶早已有所准备,但看赵桓承认,心中不禁漫上一丝伤感。
赵桓有所察觉,道:“我在汴京估计还会待上一些时间,爹爹寻了空可出宫见我。”
赵佶闻言心中一动,心痒难耐,他未做梦之前便是常溜出宫的主,忍了五六年,近年出宫之心又起,委实忍不下去了,当下便矜持道:“……也行。”
赵桓笑了笑,对日后与他爹同游汴京产生了一丝期待。
赵桓离宫那日,并未亲自去送别,反倒是太子殿下拖着病躯,亲自送“赵决明”到了宫门前。
秋风萧瑟,一碧如洗,蔚蓝天空下,太子身着月白色常服,与绛衣少年相对而立。
太子殿下道:“少侠,多珍重。”
绛衣少年拱手行礼,露了个笑,转身潇洒离去。
绛色逐渐走远,在清爽的秋日中化为一点虚影,太子殿下怔怔长望许久,终于收回视线,在近侍的陪同下回了宫。
他或许是在羡慕决明少侠的健强体魄,亦或是为朋友的离去而不舍,但无论如何,他的心情必定不是十分美妙。
不管是谁,在身患奇病的同时身重怪毒,当然不会心情愉快。
方应看听人描述两位少年分别时的场景,神色莫测。
他花了两年教导太子,并未让太子对他青睐有加,太子看他,仅仅是带着普通的欣赏;而赵决明一介普通江湖人,却让太子初见便欢喜到留他在东宫住下。
不仅仅是太子,连官家亦是如此。
方应看想要这对父子绝对的信赖,成为肱骨之臣,为此步步为营;对太子的特殊态度也好,以叶孤城为踏板卷入南王谋反一事也好——
可这都不如一个赵决明。
第82章 金风玉露(一)
赵桓出了宫门,慢慢地走上一长段路,沿途的守兵目不斜视,他便也直视前方,头也不回地步入喧闹繁华之地。
高墙深宫虽富丽堂皇,却过于萧索,终年寂静无声,赵桓纵然是太子,再怎么随意,却也得守规矩。
可在宫外,他无需守太多规矩。
赵桓带着自己也道不明的心思,回到了李宅。
李宅中玉天宝一人正在小憩,睡下不久。赵桓同李宅的下人问了好,被后者告知此事,便在院中擦着剑,耐心地等人睡醒。
春困秋乏,赵桓擦着秋霜剑,想着这半年来的种种事情。天高风轻,他不由自主地闭上眼,半垂着脑袋,陷入浅眠。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