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98(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功,太早了吧?”

姜凌拿起笔记本,带领整个小组前往三号会议室,这里也是6·15雨夜杀人案专案组的临时指挥部。

窗外阳光正好,穿过玻璃,照亮了整个会议室。

长长的会议桌、会议桌后面两排座位坐满了人。

专案组所有成员,从秦铁山、雷骁、范威这些核心骨干,到姜凌、洛云琛、李振良、苏心婉、周伟、刘浩然这些年轻面孔,再到外围摸排、技术支持、后勤保障的每一位参与者,济济一堂。

气氛肃穆中带着一种大功告成的昂扬。

主位上,秦铁山端坐着。他比案发时显得更清瘦了些,眼袋深刻,但那双眼睛却异常明亮,闪烁着洞悉世事的睿智和尘埃落定后的欣慰。

他面前的烟灰缸里堆满了烟蒂,手边的搪瓷茶杯里泡着浓浓的绿茶。今天,他破天荒地没有抽烟,只是用指节轻轻叩击着桌面,发出沉稳的节奏。

“同志们!”听完所有汇报,秦铁山的声音响起,不高,却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瞬间让嘈杂的会议室安静下来。

“6.15雨夜杀人案,在全体专案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历时六天,成功告破。六天,凶手落网,大家共同创造了一个奇迹!我代表市局党委,代表专案组,也代表晏市的老百姓,向大家说一声:辛苦了。”

话音落下,会议室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自豪与激动。

秦铁山抬手示意安静,掌声才渐渐平息。

“案子破了,但我们的工作还没完。”秦铁山的神情转为严肃,“今天这个会,并不是庆功会,而是总结会、反思会。成绩要讲透,问题更要看清,这样才能在实践中不断成长。”

他目光扫过全场:“首先,成功经验在哪里?我看,核心就是八个字——大胆创新,理论指导!”

说到这里,秦铁山顿了顿,目光精准地投向坐在中排的姜凌。

“这个案子,初期我们走了弯路,差点陷入人海战术的困局。是姜凌提出的三定侦查法,定性质、定方向、定脸谱,为案件侦查指明方向、锁定范围。这不是纸上谈兵,是实打实地理论指导实践。”

秦铁山的目光又转向洛云琛:“洛云琛那幅雨夜背影图,在没有清晰面容的条件下,采用专业的刑侦画像技术,画出了凶手的体型特征与关键细节,为进一步缩小嫌疑人筛查范围提供了重要依据。”

秦铁山的声音充满了毫不掩饰的赞赏:“姜凌、洛云琛虽然刚刚调来咱们支队,但用扎实的专业知识、敏锐的洞察力和敢于坚持的勇气,证明了刑侦理论、新技术的价值,干得漂亮!”

热烈的掌声再次响起。

姜凌和洛云琛在众人的目光中站起身,庄重敬礼,眼神坚定。

“当然,”秦铁山话锋一转,目光扫过所有在座的人,“功劳,绝不仅仅是几个人的。雷骁坐镇指挥,协调各方,攻坚克难;范威带着摸排组的兄弟们,用铁脚板踏遍周边六平方公里区域,筛出了关键信息;技术队的同志在物证匮乏的条件下,锁定了死者指甲缝里的蓝布纤维;还有每一位坚守观察点的、熬夜分析数据的、提供后勤保障的同志。正是因为有你们付出的努力、流下的汗水,咱们专案组才能创造出六天破杀人案的奇迹。这块硬骨头,是大家一起啃下来的!”

他的声音铿锵有力,饱含真情,让每一个在座的人都感受到了尊重和认可,掌声更加热烈,许多人眼眶微热。

“其次,问题与不足,也必须正视!” 秦铁山的语气变得凝重。

“第一,初期对犯罪心理画像理论存在轻视甚至排斥,这一点我要深刻检讨。老经验是财富,但不能成为绊脚石。时代在进步啊,同志们,咱们搞刑侦的,也必须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第二,信息共享和协同作战还有提升空间。画像组和摸排组前期因为我的安排,沟通不充分,造成了重复劳动和资源浪费。以后,要建立更高效的联动机制。”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