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明白。我们组的李振良您也见过,踏实稳重,基本功扎实,就是大局观和独立指挥经验还欠缺些。我打算接下来重点带带他,把一些复杂案子的分析思路和指挥协调要点多交给他实践。等我将来在职读研的时候,他应该能撑起小组长的担子。”
“嗯,李振良是个好苗子,你眼光不错,好好培养。”林卫东的声音温和下来,“那就这样,抓紧时间复习。有什么需要,随时给家里打电话。”
放下听筒,办公室里重新恢复了安静,只有窗外风摇枯枝的呜咽。
姜凌靠在椅背上,长长舒了一口气。
深造的决定,像一道强光,驱散了因金手指消退而弥漫的迷雾,为她指明了一条依靠自身力量攀登高峰的道路。
姜凌打算报考应璇玑教授研究生的消息,像一颗投入平静水面的石子,在关系亲近的小圈子里激起了层层涟漪。
最先咋呼起来的是梁九善。
这个充满活力、对姜凌有着近乎崇拜情结的少年,一听到“京都”、“公安大学”几个字,眼睛瞬间亮得惊人。
“凌姐要去京都读书了?”梁九善兴奋得跳了起来,“太好了!我也一定要考上京都的大学,到时候周末就去找她,给她当保镖!”
少年人的热情带着不顾一切的热度,仿佛京都大学就在眼前,唾手可得。
反应最为强烈的,却是应松茂。
他虽然人在岳州,但却一直和姜凌通信,保持着对她的关注。听到这个消息,他先是愣了一下,待反应过来之后,一股难以言喻的狂喜瞬间席卷了应松茂,嘴角不受控制地向上咧开,几乎要咧到耳根。
姜凌要读我姑姑的研究生?这真是……太好了!
说不上来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就仿佛,只要姜凌读了自家姑姑的研究生,他与姜凌的关系便能更深一步。
通信了这么长时间,总感觉姜凌对他尊敬有余、亲密不足,现在这个消息无形中给了应松茂一丝希望:从同事到师妹,更加亲近了,是不是?
应松茂搓着手在办公室里来回踱了两步,然后猛地站定,快步回到自己的座位,拉开抽屉翻找信纸和钢笔。铺开带着淡淡墨香的信纸,他提笔就写,笔尖在纸上划出急促而有力的沙沙声。字迹比平时更加飞扬跋扈,透着按捺不住的雀跃:
“亲爱的姑姑:
展信佳。许久未见,侄儿松茂甚是想念。今有一件喜事,迫不及待要与您分享。我曾经就职的晏城市局刑侦支队,有一位惊才绝艳的女刑警,名叫姜凌。她能力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