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70(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发现一个烧焦变形的铝制饭盒,盒盖被冲开或炸开了,里面有糊状的碳化物残留,像是没吃完的食物。初步判断,死者可能在起火时正在吃饭,或者刚吃完不久。”

姜凌的视线从这片被大火烧过的废墟,移到砖石结构的值班室,最后定格在那具尸体。

一个破碎的、几乎无法辨识的画面突然出现在脑海中。

同样是暴雨倾盆的深夜,同样是火光冲天,同样有砖石结构的建筑在烈焰中坍塌,同样有多点起火的痕迹。画面的背景里,似乎还有一份摊开的、卷宗编号模糊的档案,上面用红笔潦草地标注着:

“纵火系列……手法升级……特征未明……”

姜凌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寒颤。

她猛地抬起头,目光穿过重重雨幕,盯着那片死寂的废墟深处。

这绝不是一场孤立、偶然的纵火。

前世,这场大火之后,还会有更猛烈、更凶残的火灾发生。

眼前这场大火,是一个初次纵火、正处在成瘾边缘的罪犯完成的。

如果不抓住他,如果任由纵火犯在黑暗中摸索、试验、升级,那么下一次被点燃的,可能就远不止是一个堆满建材的仓库了。

回到办公室,姜凌感觉兴隆仓库火灾现场的混乱与刺鼻气味,还黏在鼻腔和衣角。

窗外,深秋的冷雨依旧淅淅沥沥,敲打着玻璃,让人心情沉重。

范威还在带队进行现场勘查,调查死者范国平的社会关系,姜凌则召集心理画像小组成员进行讨论。

时间紧,必须尽早定出侦查范围与方向。

李振良坐在会议桌旁,手里拿着笔记本,笔尖悬在纸面上,眼神专注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他是心理画像小组的核心成员,也知道姜凌在职读研期间他得带队独立处理复杂案件,这场仓库纵火案,对他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极好的成长机会。

姜凌开口,声音不高:“良子,先把我们目前掌握的关键信息梳理一下。”

“是,组长。”李振良立刻应声,翻开笔记本,条理清晰地汇报。

“一、死者范国平,男,52岁,兴隆建材仓库保管员。初步社会关系调查显示,人缘尚可,无重大债务纠纷或明显仇家。妻子长期慢性疾病在家,女儿在本地读高中,经济状况一般,属于普通工薪阶层。据工友反映,为人老实本分,工作认真,就是有点认死理。”

“二、现场确认至少三个独立起火点,分布在仓库不同区域,尤其是靠近油漆、稀释剂存放区的位置。使用了助燃剂,初步分析是仓库内存放的油漆稀释剂。”

“三、值班休息室位于仓库主体东侧外围,砖石结构。门锁有外力破坏痕迹,但无法确定具体时间点。”

“四、在范国平遗体旁发现烧焦的饭盒,内有食物残渣碳化物。法医初步推断死亡时间在起火后不久,结合胃内容物分析,他当时可能正在吃饭或刚吃完不久。”

“五、消防队反馈,火势蔓延异常迅猛,远超普通火灾,核心温度极高,与大量易燃物和助燃剂有关。”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