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良问刘浩然:“那怎样将这种挫败感、对环境的怨恨与破坏欲联系起来?”
刘浩然“嗯”了一声,“是啊,前面都是铺垫,关联纵火才是关键。虽然组长刚才说要避免诱供嫌疑,但可以问问他,心里憋着一股火,没地方发,看什么都不顺眼,尤其是这个困住你的仓库?有没有觉得毁了它,也是一种解脱?观察一下提到仓库、破坏二字的时候有没有异常的关注或者情绪反应。”
周伟提醒了一句:“葛明与范国平关系最为密切,别忘了核查案发当晚他的行踪。特别是范国平晚饭时间他在哪里,做了什么,有没有证人,有没有接近过值班室或起火点区域等等。”
李振良郑重其事地应道:“好,我记下来了。”
搞定两个嫌疑人的审讯策略之后,接下来是体格并不符合画像的王顺:“至于王顺,重点是打破他的隐忍面具,评估他的挫折情绪是否强烈到转化为纵火动机。我建议,由直爽利落的郑瑜来主审,大伟副审。”
听到这个安排,姜凌不由得笑了。
不得不说,李振良是个人才,至少他在“人尽其才”这一点上做得很好。
要说打破“老实人”的隐忍面具,郑瑜这个炮仗个性的确很适合。
刘浩然仍然负责拟问题:“老规矩,还是先从常规询问工作、人际关系开始。直接点出摸排中了解到的工友对其开的过分玩笑,观察王顺的真实反应。”
——听说工友们说你三棍子打不出屁?
——他们是不是经常这样开玩笑?
——你心里真的一点不生气吗?
因为被指派担任副审,周伟态度积极了起来:“这个时候可以适当施加点压力。”
——是不是真的不生气,还是假装不生气?
——被人这样当面损,是个人都会窝火吧?
——忍久了,就不想干点什么? W?a?n?g?址?F?a?B?u?页?????u?ω?ě?n?2????????.??????
刘浩然快速接过话头:“如果捕捉到王顺有怨恨情绪,那就继续追问。”
——是否有特别记恨的人或事?
——是否觉得仓库里某些人或这个环境本身让他感到压抑、想反抗?
——有没有想过要报复?
想到体格问题,周伟皱了皱眉:“如果他真有嫌疑,我打算直接把问题丢给他。”
——值班室后面那个窄缝,堆满破烂的地方,你知道吗?
——你这样的体格想要钻进去,恐怕不容易吧?
——磕磕碰碰的,会不会弄出响声?
姜凌站起身,开始最后部署与团队动员:“策略已定,关键在于执行和临场应变。”
姜凌的目光扫过三位组员,语气沉稳有力,“良子,葛明交给你,这是你的考场。记住:倾听比追问更重要,观察比说话更重要。抓住他情绪流露的瞬间,稳扎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