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98(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部,让他们开放权限,还在这里磨蹭什么?”李斌猛地一拍桌子,桌上的烟灰缸跳了一下,烟灰洒了一片。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小张,你那边,西郊支行B02终端前天晚上九点那个‘维护时段登录’,查到登录源没有?”

“查了IP段,是银行内部维护网的一个通用网关地址,指向性太模糊了,而且那个时段,维护组那边说没人用那个网关。”小张的声音透着无力。

挫败感像冰冷的潮水,一波波冲击着李斌,他感觉自己像个拿着原始工具在原始森林里追踪隐形人的猎人。

明明系统记录显示“鬼”就在那里,操作也做了,可等他气喘吁吁跑到跟前,终端要么空无一人,要么操作员一脸无辜。

银行的技术人员来了几波,翻来覆去就是那几句话:“日志显示流程正常”、“系统没被入侵”、“可能是内部权限管理问题”。

内部?内部查了一圈,没发现明显有问题的员工,难道真是有鬼?

“抓鬼……他妈的抓鬼!”李斌狠狠掐灭烟头,油腻的头发耷拉在额前,镜片后的眼神充满了血丝和一种近乎绝望的迷茫。他引以为傲的查账本事、流程分析,在这堆看似合规却导向荒谬结果的电子数据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与李斌办公室的焦灼混乱不同,心理画像小组办公室的气氛沉静而专注。

墙上贴着大幅的晏城地图,上面用不同颜色的图钉标记着已发案的银行网点位置和受害者居住地。另一面墙上,则贴着受害者信息、作案时间线、操作模式分析。

姜凌站在白板前,手中的马克笔发出沙沙的轻响。她刚刚完成了对最新五名受害者的深度访谈。

姜凌的声音清晰平稳:“我们先来做受害者分析。身份包括小业主、退休教师、普通职工……社会关系无交叉,互不认识。共同点一,中老年人为主。共同点二,账户活动规律性强,退休工资固定日期入账,小店主定期存款,职工工资日消费。共同点三,经侧面了解,他们设置的银行密码普遍非常简单,如生日、连续数字、电话号码后几位。这是那个年代普遍现象,也表现出他们对高科技犯罪的毫无认知。”

随着她的话语,李振良在白板上写下关键词:易预测、弱密码、低警觉。

“操作模式分析,”姜凌换了一支红笔,在时间线和地图上圈画,“第一,小额、分散,单笔金额几百到数千,绝不触碰大额监控红线,分散于不同网点操作,降低单点风险。第二,时间窗口精准:集中在工作日下午三至四点、晚上维护时段、甚至周末的非高峰时间。第三,路径清晰:多笔小额赃款汇入同一个叫孙明的账户,再通过异地ATM快速取现。第四、手法稳定熟练,从我们发现的第一起张春华案到现在,模式高度一致,无明显试错期。”

马克笔在白板上重重一顿,姜凌转身,目光扫过三位组员:“接下来,我们可以对案犯进行初步分析。”

“案犯对银行柜台业务流程极其熟悉。他精准知道什么时候操作员容易分神、什么时候后台管理松懈、维护时段如何利用。这绝非外部人员短期踩点能掌握。”

“他具备一定的技术背景或知识,能理解银行系统内部指令流转、权限认证的基本逻辑,知道操作记录会留下什么,能规避什么。但未必是什么顶尖黑客。他的手法更偏向于利用规则和管理漏洞,而非直接暴力入侵或编写高难度病毒。”

“他利用了银行内部管理的混乱土壤,比如权限划分模糊、操作日志记录不全或难以追溯、物理终端管理不严、员工安全意识薄弱等漏洞。”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