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钱,但要是拿到那边去,那情况可就大不一样了。”
见叶宁不相信,马玉书一脸唏嘘地拿自己举起了例子:“就你妈我小的时候,有个表叔在城里当工人,每次过年回来就会把家里穿不了的旧衣裳旧鞋收拾收拾拿回来送给亲戚,我和娘家的堂姐妹为了那些旧衣裳,都能打起来。”
“行吧,我把衣裳拿过去后先让江钰挑,让她挑个十几二十套,剩下的再拿到村里去分一分,之前没注意,现在听你这么一说,村里的那些小姑娘穿的衣裳好像来来去去就是那两身。”
顾灵就不用说了,哪怕加上叶宁送的小裙子,也没几套像样的衣裳,像周新文这种在村里家境已经算是不错的了,家里的孙女也是就那么两套夏装轮换着穿。
这还不止是牛草湾三大队这样,就是在乐阳镇,好多姑娘小子一个季度都只有那么两身衣裳。
归根结底,还是那边的生产力还没更上,布料贵,哪怕是自己买最便宜的棉布回家加工,要做一身新衣裳,也得花上大几块钱。
而这个时候乡下普通的农户,一年的家庭总收入也不过就百八十块钱。
八十年代大家没有衣裳穿,现代的小孩子因为个头长得快,但凡是家里条件稍微过得去的人家,那必然是每个季度都会给自家孩子添置新衣裳的。
别说是市里了,就是镇上的旧衣回收站,每天都能收到几大包旧衣裳。
这种规模的旧衣回收站,也不会细致到按款式收回,不管什么款式和面料,都按照一块五一斤的价格算。
马玉书这些衣裳是从旧衣服堆里精挑细选过的,人家老板转了一到手也要赚点钱,所以价格就要得高一些,依据款式按照两到五块钱一件算的。
就算如此,这个价格也是很划算的。
一想到这里,叶宁心里也冒出了一些别的打算,一脸兴奋地扭头问道:“你说我们去多买点旧衣裳回来,洗干净拿到那边去,也卖两三块钱一件,生意会不会好到爆炸?”
马玉书闻言也是双眼一亮:“怎么不行,我年轻的时候市场上就有不少专门卖旧衣裳的摊位,听说他们买的衣裳都是从m国、f国运进来的洋垃圾,因为款式新颖,其实旧得比新的也没便宜多少,买的人就挺多的。”
叶宁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那你回头多去旧衣回收站看一看。”
马玉书不怎么在意地挥了挥手道:“什么时候去都可以,那些旧衣裳除了我们之外,其他人根本就没有兴趣,老板收上来都是卖到f洲去的。”
马玉书心里有数就行,叶宁在沙发上眯了一会儿后,就拖着一大包旧衣裳过去了。
衣裳叶宁没急着往下运,而是开着车先把江钰房间的家具用小汽车拉了下去。
现代的床都是几块木板和各个零部件拼接的,叶宁汽车的后备箱支棱着倒是能够放得下。
叶宁到半山腰的时候,时间其实都还早,不过周大海他们已经带着江钰出去捡鸡蛋了。
周大海他们还好,已经在养殖场干了两三个月了,自从山上的鸡开始下蛋后,他们每天都能看到山里各个草窝里面堆满鸡蛋的场景,已经从最开始的激动逐渐变得心如止水。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