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引了,无人注意到,在小太监说完以后,安国公的脸色,顿时变得煞白的,豆大的汗珠冒了出来。
福京几乎人人知晓,淮王因年轻时伤了身子,子嗣艰难,好不容易和王妃有了一个小郡主,爱若珍宝地养到了五岁时,小郡主却被人拐走了,此事让淮王妃备受打击,缠绵病榻几年后离世,临死之前,还念叨着小郡主的名字。
而淮王在这些年里,也一直在寻找这个亲生女儿,没有诞下其他的子嗣,那个走丢的小郡主,就是他唯一的血脉。
本以为那个小郡主早已香消玉殒了,没想到她生前还成了亲,也留下了血脉。
为了给自己想念多年的女儿的后人报仇,淮王要求把王行云千刀万剐,一点都不为过。
很快御医来了后,给淮王诊治了一番,确定淮王不会立马归西后,在场的所有人,包括皇帝,都长长地舒了口气,感觉里衣都被汗湿了。
将淮王带下去安顿后,皇帝才点了刑部尚书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如何查证了,被害的小茶花姑娘,就是淮王的血脉?”
刑部尚书也有些懵逼呢,只好道:“回陛下,此事由刑部下属官员负责,臣亦不知详情。”
“那谁知道这事?上前来回话!”
就在其他官员对着刑部的人瞅来瞅去,而刑部的官员也你看我我看你的时候,江玉成出列行礼道:“回禀陛下,此事由臣负责。”
江玉成之所以发现这个事,当然是因为听到江遐年吃瓜了,但他不可能说出实情,便借口因小茶花的画像眼熟,从而想起了当年淮王,年年坚持更新小郡主画像一事,进而怀疑两者有些联系。秉承着不可错过的原则,特地对小茶花的瞎眼父亲一脉进行了溯源,就发现了这个事。
皇帝听着这里面的迂回曲折,也是十分感叹,道:“看来上天还算怜惜叔爷爷,惦记了大半辈子的事,总算是有了个结果。”
江玉成心想,感谢老天还不如感谢我小闺女。
此事皇帝又派人查证了一番,安国公府是百般狡辩,结果最后证据是在王行云的“战利品”中,发现了一枚刻有内造印迹的红玉。由瞎眼父亲确定了,红玉是他从母亲处得来,又送给女儿的东西,又由内造处翻了多年前的记录,确定了是五十多年前内造处工匠雕刻好以后,被当时的皇帝赏给了淮王府的东西。
这枚红玉并不十分贵重,却因小巧好藏匿,才能被三代人好好留存了下来。
确定了小茶花就是淮王流落在外的重孙女后,王行云谋害皇家血脉的罪名坐实了,即便是郑首辅再想利用皇帝心软的毛病求情,皇家宗室们也不会答应。
于是,本来被判处秋后问斩的王行云,因残忍杀害皇室血脉一事,罪加一等,从而改判了五马分尸之刑,结案半个月后,就要行刑了。
听到这个消息后,江巧年十分期待地问江玉成:“爹,这次不会再有什么问题了吧?王行云不可能靠别人顶替他受刑而逃过一劫了吧?”
江玉成温和道:“巧儿你放心,这回他是真的跑不了了。皇室宗亲知道这件事后,都十分气愤,特地上书请旨要求陛下将看管王行云的事,交给太子殿下去办了。”
江巧年的心这才落了地:“那就好,王行云一日不死,我就一日不敢出门了。”
“别怕,有爹娘在呢,谁也不敢欺负你了。”
连徐家在得知王行云被判了五马分尸之刑后,都由徐大人低调地将剩余的银子送还回来了。估计是乔氏为护女儿,直接怒而阉割王行云,江玉成又直接把他杀人犯的罪名坐实了一事,震慑住了不少人,连徐家都怕了。
江巧年点了点头:“而且还有年年呢,年年在白马寺里就说,想把算计我的人大卸八块,现在王行云被判了五马分尸之刑,也算是应了年年的心愿吧!”
这么一想,江巧年觉得自家妹妹,还有点神仙才有的灵性在身上呢!
江寻年和江达年了解到整个事情的经过后,都哀嚎不已:“早知道,我们也跟着去白马寺好了!”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