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茵摒弃脑中不断翻涌的往事,一把回握住吴秀芳的手。
“你别急,我先看看。”
听到肯定的回答,吴秀芳才敢慢慢松开手,努力勾起嘴角,语无伦次地说:
“好好好!我丈夫就是突然晕倒,劳烦医生你看看到底是怎么了。他以前也没这样过,我也不知道他是因为什么原因昏倒的。医生,你一定要救救他,我们一家子都靠他。”
极尽哀伤的哽咽声,把周围的人都听得眼眶发热。
陈茵又怎么可能不心软呢?
她打量了一眼周围的环境,开口道:
“劳烦其他人散开,把车窗打开,病人并不适合待在闷热的环境。”
随即,陈茵快步来到病人身旁。
她一把将三指扣在病人手腕内侧,扭头看向跟过来的吴秀芳,问道:
“你们是否是顶着烈日一路走过来的?”
“医生你怎么知道?我们家离火车站也就半小时的路程,走起来不碍事。而且以前这么走也没什么事,我家男人就算再扛上几十斤的行李也能走!”
就在两人对话时,散开的人群已经发现了陈茵是在诊脉。
刚刚还对陈茵抱有信心的部分人,发觉她是中医后,不由得向另一方倒戈。
“啊?小姑娘居然是个中医。”
“这年头还有人相信中医吗?都是心理安慰,还不如直接开刀,一切,什么事都没了。”
“刚刚我就说了吧?嘴上没毛,办事不牢。更何况还是中医,不长点白胡子,谁敢让中医看病。”
“依我看,小姑娘你还是别耽误病情,快点离开吧。”
……
沉浸在诊治当中的陈茵,并没有听到众人的议论声。
经过诊脉,她发觉病人脉细数,四肢厥冷,现神志不清,急需十宣放血,可她并未将银针带在手上。
作者有话说:
----------------------
第3章 结识
病情極需缓解,再耽误下去,恐对寿术有碍。
此时,病人加速跳动的脉搏在挑动陈茵紧绷的神经,她已经管不了那么多。
在周围人群质疑的目光中,陈茵迅速回头,目光一下子找准将自己带来的陆丽。
“你好!请问有针吗?还有火!或者是酒…酒精。”
陈茵在思索救治办法时,意外在脑海中搜寻到与火炙有异曲同工之妙的酒精,试探性地说出口。
或许是陈茵的目光太冷静,陆丽一下子就被这个比自己还小的姑娘镇住,下意识地帮忙询问。
“有没有带针的?打火机的?救人要用。”
下一秒,人群中传来两声回应。
“老婆子我缝衣服的针可以吗?”
“呵!救人还要打火机,我正好有!”
陈茵听到两人的回答,迅速点头,“可以。”
两人推开人群,迅速走到病人身边。
老奶奶想到自己的针是要用来救人的,不好意思地将抽出来的缝衣针在衣服上来回擦拭。
随后,才尴尬地笑着将针递给陈茵。
“多谢。”陈茵接过细小、坚硬的缝衣针后,迅速将目光放在另外一个年轻男子身上。
? 如?您?访?问?的?W?a?n?g?阯?发?B?u?页?不?是??????????€?n?????????????????M?则?为????寨?站?点
只见男子右手捏着仅有三指宽的光滑小铁盒,表壳能够映照出周围的景象,但看起来一丝火的踪迹都没有。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