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也脱离了平民老百姓的范畴;唯独他家老二从始至终窝在村里种田,连带着媳妇儿子也只能当泥腿子,村里人当面夸何父有个孝顺的儿子,背地里没少嫌弃何胜利,认为他就是没出息,比不上大哥小妹,干脆赖在父母身边啃老。
但何大武知道何胜利不是这种人,这些年他每每上门找何叔喝酒,何胜利都有陪同,三个人一起打开话匣子,聊起外面的形势以及生意上一些不必保密的事,何胜利也总能跟上他的话题,何大武就知道,他比村里很多人都更有想法,也有能力,在老家种地,靠着自己琢磨就学会了开拖拉机,和简单的维修,再有何叔以前的香火情,顺利接管了村里的拖拉机,给自己找了份外快。
他一直留在村里,说到底是何父要求的。
放寄予厚望的长子去部队打拼,把乖巧贴心的小女儿弄进城里端铁饭碗,听话孝顺的二儿子留在身边尽孝,这大概是属于他们老一辈独有的生存智慧,跟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点小心思,何叔不必明说,只看他们给何胜利找了个同样为人厚道又孝顺、而不是那种掐尖要强的媳妇,何大武就看得真真切切,何叔对二儿子是真没别的期望,只希望他踏踏实实在身边,尽孝的同时,也让大哥小妹可以没有后顾之忧的为人民服务。
反正他们家又不缺钱,以后老大老幺事业发展得好,也不会让他白白牺牲的。
何大武能理解这种想法,但不赞同。
老爷子毕竟年纪大了,在村子里待了一辈子,残忍一点来说,他的思想和眼光都落伍了,如今的社会越来越向钱看齐,用一句话形容当前社会的风气,那就是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
所以说,何大哥何小妹在自己的单位混得再好、再受人尊敬,又跟在老家种地的何胜利有什么关系呢?他们是会那种以权谋私、大肆为自己人敛财,还是能把自己的工资福利分出来补偿人家?
都不能的,最后的结果只会是何胜利夫妻的牺牲,对他们自己毫无益处,甚至还可能耽误孩子的教育发展。
再说句难听的,什么时候何叔两口子没了,何胜利跟端铁饭碗的大哥小妹家怕也只剩下面子情,都已经不是一个阶级的人,又能与多少感情呢?
何大武看得出来,何叔对长子充满自豪,但更亲近满意的其实是何胜利这个次子,毕竟是唯一在身边照顾老人的儿子,老爷子也是真心希望老二家过得好,对老二的独子更是满心满眼的疼爱,可能老旧的观念加上一点点私心作祟,让他始终把老二拘在身边不放。
同样的,何大武也不希望自己尊敬感恩的老爷子临到老了这个后悔,看出何胜利对他的工作感兴趣后,他每次都会多提提自己工作上的事,争取就算说服不了固执的老爷子,也要对何胜利潜移默化,让他自己下决心迈出这一步。
不过在何大武的计划里,这一天大概要好些年后才会实现,何胜利有点聪明,可惜太过孝顺,甚至有些愚孝了,让他忤逆老爷子的心意,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结果计划赶不上变化,何胜利媳妇娘家冷不丁出了个有出息的兄弟,在大城市做生意赚大钱,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出钱出力支持家里的小弟去学开车当司机,这事彻底鼓励或者说刺激到何胜利,毕竟他产生这个念头的时候,三舅子还没开始发家致富呢,如今就连几乎是他看着长大的小舅子也要走在他前面了,他可不就着急了么。
在乡亲们眼中老实敦厚的何家老二,到了而立之年头一次反抗老爷子的安排。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