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都是当地商会中人吧!”
古语有云,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灯下黑这种事时常会发生。这些女子身上商户中人的共通点实在太过明显,以至于叫人忽略了其他,只盯着商户二字再看,却忽略了商会。
当地有头有脸的商户便会组织成会,朝廷有什么情况也能通过商会及时转达。同时当地物价若是出了什么问题,商会也能及时应对以作调整。
“前朝时,临近匈奴的最大城池漠北的县令曾暗中勾结匈奴,借匈奴的人马暗中铲除当地异己,为己谋利,以致最后漠北城人人自危,竟还弄出了每逢数月给匈奴上贡的荒唐事来。虽只是个县令,不算什么大官,可古语有云‘强龙不压地头蛇’,一地的县令本就是当地最大的权势了,这权势再加上匈奴的武力相助,这县令在当地可说是真正不折不扣的土皇帝。”林彦说起这些前朝旧事也忍不住唏嘘,“百姓惧于匈奴淫威不敢反抗声张,后来便是当地商会联合起来出的头,解决的此事。”
整个漠北城内外皆被匈奴的人把持,若有人敢通风报信什么的,信还未送出去,脑袋便先掉了。
那几年,漠北城“病死”的义士有几十个。
后来……是当地几个大商之间发生了“龃龉”,闹的不可开交,内斗到甚至开始商户关了铺子闭市,米粮这等百姓必需之物价格飞涨……
当然,有“眼色”的商户在内斗之前早就同县令和匈奴人提前打了招呼,米粮什么的提前送到了匈奴和县令的手中。
得了好处的匈奴人和县令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作未见,甚至还将从商户那里原价买来的米粮高价卖出,大赚了一笔。
有利可图的县令和匈奴人自然没有阻止,正沾沾自喜之时浑然没有注意到城中缺少米粮的百姓的变化。
“一地米粮这等必需之物价格飞涨必然会影响旁地的价格,”林彦说道,“百姓以往惧于匈奴淫威不敢反抗,可眼下城内米粮价格同旁地价格相差这么大,如此大利之下,自然有不少人铤而走险的贩卖米粮,城内米粮供不应求,以致带动周边城池米粮价格飞涨……”
匈奴人和县令虽是个恶人,可若说到精明与米粮价格会造成的影响,却是根本不懂的。精明老道的商人却知晓米粮价格上涨会引起的反应有多大,此举很快带动北洲大半地方米粮价格飞涨。
这等米粮价格飞涨的势头自然引来了朝廷的注意,很快便发现了源头——漠北。
“后来朝廷出兵镇压,直接斩杀了勾结匈奴的县令同周边的匈奴人。”说起这些事,林彦都忍不住感慨,“也是直到此时大家才发现这些事是漠北当地的商户联合起来做的局,为的就是将漠北发生的事情传达至朝廷。此事平息后,当地漠北百姓筹钱为这些联合作局的十八个商户刻了石像,号称‘漠北十八义商’,美名传扬四方。”
当然,商会做的也不全然是义事。
“互相勾结,联手涨价,从百姓身上谋利之事不在少数。”林彦说着,目光落到了面前的卷宗之上,“以这些人在当地的影响,必是当地商会中人,且都是商会中能说得上话的存在。”
能入当地商会的自是一地有些名望的富商,而出事的女子皆是当地数一数二排的上号的……商会之中成员说话的份量也与个人的财力权势有关,所以什么开封董家、长安柳家之流必是商会之中说话极有份量的存在。
这……确实也是个共通之处,虽然还不确定这些女子被杀是否与此有关,可以这个角度查一查未必不会有所发现。
有了查探的方向于办案之人来说是一件好事。林彦下意识的松了口气:于他们这些人而言,不怕麻烦,就怕如无头苍蝇一般无处下手。
这些事林彦自会安排,季崇言自然不会插手,只是顿了顿,又问林彦:“公道自在人心之后呢?虽说棘手,可杨家若是就这么退缩下来……那就不是杨家了。”
林彦没想到说完案子,季崇言居然又问起了昨日杨家门前发生的事,不由默了默,道:“崇言,你也挺喜欢看热闹的嘛!”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