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25(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珍惜那些珍惜我们的人。

他留在上海读书别的且不提,说不定隔三差五能给爸妈添堵。

这样挺好的。

“也挺好。”

但秦蓁没想到,四个月后再见到郑思明时,郁聪也在。

他被调剂到了北京的一所大学。

“超常发挥,没办法。”

秦蓁:“……”我有问你为什么来北京读书吗?还有,难道我连这点道理都不懂?以为我是傻子嘛。

好不容易周末休息的秦蓁跟着俩大学生去爬长城,等着人回到体育局的西院宿舍区,秦蓁整个人恨不得瘫在床上。

“你不是出去玩吗,怎么还这么累?跑马拉松去了?”

短跑和长跑不是一回事,长跑比的是耐力,而短跑则是爆发力。

具体的体现在身体上,长跑需要的是红肌纤维,属于张力性运动神经元,肌红蛋白多保证供氧充足持久耐劳。

而短跑运动员的肌肉类型则属于运动性运动神经元的白肌纤维,肌原纤维丰富收缩快而有力,爆发力强。

很少人生下来就被选去当运动员,所以白肌和红肌的队伍可以通过后天锻炼来发展壮大。正因为肌肉群的作用不同,长短跑训练内容一般不会混合在一起。

偶尔的一两次也还好,但田径队不会让短跑选手去每天进行十公里的长跑训练,这本身就是对运动员的不负责。

李敏芝觉得,秦蓁这就像是被拉去跑马拉松了。

现在满脸都写着我是倒霉孩子几个大字。

坐在床上的秦蓁在那里按摩大.腿小腿,“去爬长城了。”

爬长城?

李敏芝看着田径队里最小的队员忍不住笑了起来,“长城一直都在那,又跑不了。”

可不是咋的。

可她那个笨蛋哥哥可不这么认为啊。

非要什么不到长城非好汉。

呵呵,好汉回来的时候腿都是软的,真是丢人哦。

秦蓁平日里习惯了短距离的训练,忽然间这么爬上爬下的还真有点受不住,不过俩男的还不如自己,这让她心理平衡了许多。

上铺的薛明从上面露出个脑袋瓜,“脚上没磨泡吧?”

“没有。”秦蓁很认真的打量了下,虽然对于径赛运动员来说,脚上磨出水泡那可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但能避免还是避免,这会影响训练和比赛。

宿舍是四人间,李敏芝的上铺黄琼出去玩暂时还没回来。

在秦蓁空降到宿舍后,倒也着实惊着了这几个田径队“老将”。

无缘汉城奥运会后,李敏芝等人将目标放在四年后的巴塞罗那奥运会上,甚至于才二十出头的李敏芝将目标放的更远。

作为田径队的新人,忽然间又有更新的人出现,而且比自己小了足足六岁。

李敏芝用了两天才接受这一事实。

这也不能怪她接受能力差,主要是之前教练说要给她们配一个人组成接力队伍。

好家伙,薛明25岁,黄琼22岁,而版图的最后一块竟然是个十四岁的小队员。

尽管知道秦蓁能力突出,在全锦赛的时候李敏芝也曾经去看了秦蓁的比赛,然而她以为秦蓁会跟着国青队集训。

起码先参加青年队的训练。尽管来不及参加今年在萨德伯里举办的第二届世青赛,但两年后在保加利亚普罗夫迪夫举办的第三届世青赛也可以参加嘛。

毕竟秦蓁太年轻了些。

然而这孩子就直接被丢到了国家队。

甚至于她在体校的教练邓平也被调到了国家队,如今负责秦蓁的训练。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