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29(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虽然没去跟人跳舞,但坐在那里瞧热闹,最后也忘了去看郑思明的那个暗恋对象到底什么模样。

兄妹俩离开这边时,外面天已经黑透了。

郑思明回宿舍抱了一堆东西出来,送秦蓁回训练局。

“要是有什么不开心的就跟我说。”

他们都在首都,难道还不能相互扶持?

秦蓁抱着一大堆的东西,看着语重心长的人忍不住笑了起来,“我能有什么不开心的,都是我给别人不痛快好不好?好啦你就别小老头了,等下次我放假再去找你玩。”

她也不知道自己下次放假是在什么时候,天气越来越冷,田径队要去南边进行封闭集训。

应该是去海南。

田径比赛相对少,不像是足球篮球有着成熟的商业模式,一年到头也就只能指望世锦赛和奥运会,再就是洲际和国内的锦标赛、邀请赛。

而田径队的大部分选手都登不上国际舞台,除了训练还是训练。

其实都没得选。

没办法,即便是运动之母的田径,没有官方发掘赛事商业价值也不会有突飞猛进的发展。

当然,这也给了秦蓁时间,埋头苦练,提升自我的时间。

姗姗来迟的冬训是去了海南,但径赛这边又分开训练。

短跑的在训练基地进行沙滩地赛跑,每天都会记录选手们的成绩。

而长跑组则是被调到山地去跑圈。

李敏芝忍不住嘟囔了句,“这还不如直接从山区筛选,找跑得快的来集训呢。”

不过这种话她也就私底下说一句而已,哪敢到教练组面前嚎。

倒是薛明提醒了句,“别胡说。”说这话的时候,她看了眼秦蓁。

粗线条的李敏芝没有察觉,“我哪有胡说八道,不知道谁出的主意,说是可以去山区寻找些小孩来跑步,他们真要是能跑出来,那之前怎么没去体校去省队?搞得好像沧海遗珠似的,要不要这么夸张?亏得齐总没答应,不然不乱套了吗?”

国家队选人有严格的一套标准,每年的青少年锦标赛和全国锦标赛都会有选手进入国家队的视野范围内。

几乎可以说,国家队的人都是这么过来的。

怎么现在就要乱来,把原本的那一套打破,这不是胡搞是什么?

每年田径队能够拿到的体总拨款有限,也就意味着队员们的数量是有限的,从山区那边选了人那还怎么从省队、体校选人?

这本来就不对,她还不能说了吗?

“芝芝。”薛明瞪了一眼。

李敏芝很郁闷,“明姐你瞪我干什么?”

倒是黄琼嘴比脑子快,“秦蓁老家就是山区的吧?”

这下子,李敏芝有点懵,“你不是上海的吗?”

薛明不知道该说什么才是。

都一个宿舍的,整天相处半年多,怎么连这都不知道?

她真不知道李敏芝是真没脑子还是在装蠢了。

“不是,我小时候就是在山区长大的,所以才跑得快嘛。”

提建议的也是秦蓁,不过她只是跟自己的主管教练邓平说了一句而已,并没有跟齐怀中说。

邓指并没有采纳这个意见,大概和李敏芝的想法一致,怕打乱了惯有的秩序。

秦蓁也能理解,毕竟对很多人来说,秩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存在。

当然,理解不代表自己能接受,秦蓁可从来不是一个会被规矩束缚的人。

只不过现在没话语权,那就得学会闭麦。

至于什么时候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