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快步迎上来,激动的说:“你总算来了, 乐言在实验室里待了快二十个小时,劝不动, 只能靠你了。”
顾玺神色一凝:“带我去!”
两人来到实验室前,打开门,低温空气夹杂着金属和试剂的味道扑面而来。
顾玺的目光第一时间落在角落的实验台旁——韦乐言正背对着门口, 坐在高脚凳上,面前的电脑屏幕上满是跳动的光谱数据, 他的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 动作精准得像是一台设定好程序的机器。
“乐言,顾玺来了。”刘玉珍轻声开口。
敲击键盘的声音骤然停止。
韦乐言缓缓转过身, 眼睛里布满血丝, 却亮得惊人。
“顾玺!”他盯着顾玺看了几秒,伸手指向屏幕上的一条红色曲线,说:“峰值偏移,三次重复实验都这样,传感器没问题,算法也没问题,结果错误。”
顾玺走过去,俯身盯着屏幕。
红色曲线在450纳米的位置有一处明显的凹陷,与理论计算的平滑曲线形成刺眼的反差。
他没有立刻说话,而是拿起一旁的实验记录册,指尖划过韦乐言写下的密密麻麻的数据。
纸上画满原子结构示意图, 电子的轨道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有些混乱,但顾玺一眼就看出问题。
“应该是环境振动的影响。”顾玺缓声道:“光谱仪对振动敏感,风沙太大,即使实验室有减震装置,长时间运行也会有累积误差。”
他指着曲线凹陷的位置:“你看这里,偏移量每次都在0.02纳米左右,符合低频振动的干扰特征。”
韦乐言的眼睛猛地睁大了些,他飞快地转过头,重新看向屏幕,手指在键盘上敲击了几下,调出了实验室的环境监测数据。
W?a?n?g?阯?f?a?布?页?????μ?????n?????????????????o?M
当振动传感器的记录曲线出现在屏幕右侧时,红色的波动与光谱峰值的偏移完美对应。
实验室里陷入短暂的寂静,突然,韦乐言从高脚凳上跳下来,快步走到实验台的另一侧,开始拆卸光谱仪的外壳。
他的动作很快,却没有一丝慌乱,螺丝刀在他手中像是有了生命,精准地拧下每一颗螺丝。
顾玺没有上前打扰,只是站在一旁等待结果。
此刻的韦乐言眉头舒展,嘴角的紧绷也渐渐放松,整个人像是找到了归位的齿轮,重新运转起来。
刘玉珍松了口气,感激的对顾玺说:“谢谢你,顾玺。”
顾玺笑了:“应该的,乐言也是我的朋友。”
等韦乐言将减震垫重新调整好,再一次启动实验时,已经是傍晚。
当屏幕上出现一条平滑的、与理论曲线完美重合的绿色线条时,韦乐言的身体顿了顿,然后缓缓抬起头。
他看向顾玺,眼睛里带着一种近乎孩童般的雀跃,却又不知道该如何表达,只是重复着:“成功了,顾玺,成功了。”
顾玺笑着点头:“我看到了,乐言,你做得很棒!”
这天晚上,顾喜带着韦乐言一起坐在戈壁上看星星。
他为韦乐言吹起口琴。
柔和的音符像是月光下的流水,缓缓在空中流淌,驱散了白天实验的疲惫。
韦乐言的眼睛微微眯起,身体随着旋律轻轻晃动,原本紧绷的肩膀渐渐放松下来,像是被音乐的暖流包裹住了。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