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说完把糖果塞进红玉胸前的小口袋:“我还有事,先走啦。”
郑三妹总不好追上去,余光地看见女儿窃喜的样子也跟着笑,用方言小声说:“姨姨回来你要跟她说谢谢知道吗?”
李红玉已经四岁,懂事地点点头:“妈妈也吃。”
郑三妹:“你吃,妈妈不爱吃。”
她看着女儿吃就已经很满足,同时在心里下定决心,无论如何也要把孩子留在京市。毕竟和老家贫瘠的生活相比,胡同里的普通人家都算是富户。
罗雁不知道自己已经被列入富户的行列,小家子气地比较着哪个摊子的糖葫芦做得更大些。
打着过年的幌子,西安门大街全是叫卖的小摊小贩,纠察队对此视而不见,双方保持着一种微妙的平衡。
说实话,早几年是见不到这种场面的,毕竟所有物资都在统购统销的行列,非国营店不能买卖。
但自打恢复高考,很多事情也跟着慢慢解禁。
甭管上头的人是个什么意见,普罗大众都觉得十分方便。
罗雁出门的时候只想花五分钱,回家的时候兜里一分钱不剩,两只手都拿着东西。
刘银凤陆陆续续已经给家里添上不少年货,看女儿大包小包进门来,说:“这得吃到哪天去。”
罗雁这会嘴巴空着,笑得大眼睛像弯月:“都不够我吃到正月初二的。”
吃吧吃吧,一年能有几天。
刘银凤惯着女儿:“行,都是你的,你自己放柜子里。”
罗雁:“我可不吃独食。”
最后一个字跟外头的鞭炮声混在一起,把母女俩都吓一跳。
刘银凤连真枪真弹都见过,胆子大得很,很快安定下来:“这么大还怕鞭炮吗?”
罗雁:“我是怕放鞭炮的小孩。”
小朋友没轻没重,一年总为此惹出几桩祸事来。
刘银凤这两天对儿子正没好气:“你哥不就是这种小孩。”
母女俩说人坏话不闪不避,刚下班到家的罗鸿为自己鸣不平:“我可没有烧谁家的柴房,炸哪条胡同的茅坑。”
罗雁捏着哥哥一堆短:“不是我,闯这种祸的就是你们。”
反正没发生,罗鸿现在统统不承认。
但想到那个“们”字,他多少觉得有些冤枉,心想怎么只有自己在这接受批评,同案犯周维方居然可以逍遥法外。
可惜再不公平,他也只能默默承受,谁叫人家不是老罗家的人呢。
作者有话说:
第12章
有些人不禁念叨,入夜,周维方携礼上门。
一家人刚吃完饭,刘银凤本来在慢悠悠地收拾碗筷,赶紧给客人腾出地方,一边说:“来就来,怎么还带东西。”
周维方:“不是什么值钱的,朋友从新疆给我寄的特产,给您跟叔尝尝。”
他正儿八经上门拜年,在长辈面前装得挺像样子,罗鸿看不下去,在背后捅他两下:“瞎客气。”
周维方没搭理他,自顾自:“叔,不用泡茶,我喝水就行。”
罗新民才从柜子里把好茶叶找出来倒上水,长凳往外拉:“儿子你倒是叫人家坐啊。”
罗鸿阴阳怪气:“坐吧,贵客。”
罗新民不知道他俩平常怎么处的,眼神瞥一眼儿子以示警告。
罗鸿丝毫不在意,跟着坐下:“爸,这茶叶给他喝浪费了。”
刘银凤摆上待客的干果,一只手在儿子背上不轻不重拍一下:“没礼貌。”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