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4(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要去南边儿。”

顺天府一带多山,正适合用来躲避战乱。往山里一猫,等到时局稳定后再出来也是个不错的选择。而江南天高地远,远离一线战场,而且天气也没这么冷,说不定还能求得一线生机。只是他们在江南并无根基,要拖家带口的过去无异于逃荒,丢掉这边的基业,很多人下不了这个决心。

黄四娘摸了摸肚子,也有些焦灼,这孩子却来得真不是时候。

向大力抓住她的手:“你放心,要是真过去,咱们也要一家人一起走。我之前就做好了板车,就算是背,也会把你们带过去。”

除了妻女,他还有个年迈的老娘。

“爹爹,我好饿。”女儿阿狸的声音细细的,眼眶深陷着,更显得黑幽幽。

她四肢纤细,但肚子却是鼓着。只是里面空空荡荡,并没有多少食物。阿狸已经两天没吃过什么东西了,只觉肚子里饿得慌。小孩子不懂事,一饿起来便哭闹不已。只是因为没吃饭没力气,哭闹都像是小猫在呜咽。

向大力揉了揉她枯黄的头发:“爹去给你找点吃的。”

黄四娘微微地摇了摇头,提醒他:“家里的米缸已经空了……”

向大力捏紧了拳头:“那帮兵匪!”

前几日的溃兵将村子里的粮食都搜刮走了,连一粒麦子都没给他们留下。他看着尚在孕期的妻子和瘦弱如小老鼠一般的女儿,又是悲苦又是愧疚自责,紧接着汹涌而来的却是茫然。

这样的世道!该如何保护着自己的家人活下去?

这时,有人从村外跑了进来,上气不接下气。

“老五!”尚大力惊讶道。

跑回来的却是派去城里借粮的向老五。

向老五脸上带着惶恐之色,声音都在颤抖,有着说不出的尖利,见人就喊:“不好了!不好了!败了,朝廷败了!鞑子进关了——!”

据他所探听到的,大顺皇帝的兵马在山海关大败,鞑子的铁骑已经进了关。如今的顺天府内,已经乱成了一团,不仅是百姓惶恐,驻守在京师的士兵们也乱了,正想抢最后一波然后逃命。

听了向老五带来的消息,整个向家村也变得兵荒马乱。

关键时刻,里正站出来组织大局:“逃!现在就逃!各家先回去收拾细软,咱们不等了,先躲到山里去,等寻到机会再往南边儿走。

“溃兵流匪的可怕你们都见识过了,那鞑子的残暴却比流匪更多了百倍!鞑子所过之处,往往大肆屠城,留下之人,十不存一!只有逃,才能有一线生机。”

有人不安:“可咱们都没多少粮了,怎么逃?”

“啃树皮也好,挖草根也好,实在不行吃观音土也能活!”里正斩钉截铁,“可留在这里,那就是死路一条。”

没有人反对他。

前几个月,鞑子在潼关屠城的事情就已经传得人尽皆知。据说,整个潼关能喘气的已经不多了。

向大力的老娘却不想逃:“你带着四娘和阿狸走吧,我不走了,我老婆子走得慢,走不动了。你们带着我不过是个累赘……”

她不想拖累大家。

等他们都走了,自己找根布条往粱上一挂把这条老命还给这贼老天就行了。她能在乱世中活到现在这个岁数,也活够了。

向大力哭着跪在地上:“娘,儿子怎么能抛下你?要走大家一起走。”

这万万不行!

黄四娘也跪了下来:“娘,你要是不走,我便也留在这儿不走。我也大着肚子,走不动了。”

向老娘枯瘦的双手拍着大腿嚎哭起来:“老天呐!你不开眼呐!我们本本分分熬了一辈子,咋就是这么个下场呐!你睁开眼看看吧!”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