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老师可是很严格的哦。你们知道唐朝的长安城吧?那就是宇文老师督建的。”
如果普通的明朝老百姓,或许他们连唐朝和长安城都没怎么听过。但向家村的人世代都是工匠,而且是给皇家和工部干活的,自然听过在很多很多年前,唐朝那座威名赫赫的都城。
那是被工匠们一代接一代,口耳相传下来的传说。
于是,他们看宇文恺的眼神都多了几分敬畏。
路晓琪嘴唇勾了勾,心中嘿嘿一笑。
宇文恺站出来,他面容严肃,只要不笑就让人心里有点发怵。
他淡淡说:“你我之所以站在这里是因为什么,想必大家也都清楚。我知道你们之中能人众多,往后大家齐心协力,将这座清河古镇建好。人生在世,总得留下点什么,不要浪费自己第二次活命的机会,也不要亏欠了自己赖以安身立命的手艺。”
向家村人听得脸上也都多了几分肃然,拱手齐身道:“是!”
也有人喊:“是,大人!”
路晓琪和宋五嫂没忍住笑,扑哧一声。唐宋时,大人都是用来称呼家中父母叔伯的,看来这明朝并非如此。
宇文恺脸都黑了两分,沉默了一瞬才从牙缝中挤出来:“……不要叫老夫大人,你们也称我为宇文老师即可。”
向明惶恐摆手:“这如何使得?”
老师可是个神圣的称呼,他们何德何能拜这位为师?
宇文恺不以为意:“既然都一起来到了这儿,何必还拘泥这些?不过是个称呼罢了。”
他来的时候也很不适应,没有了阶级,没有贵贱之分,所有人走在路上不用忽然避让迎面来的轿子或马车,也没人对他行礼。但半个月过去后,他已经逐渐习惯了,甚至还隐隐觉得这样似乎也不错。
因为,他也不用时刻再担心悬在自己脖子上的皇权的铡刀了。
听他这么说,向家村的人这才放下拘谨。
聊完这两项重要事情后,接下来更重要的事就是吃早饭。
“和昨天一样,能走路的人都来排队,先去左边领碗筷,再来右边领粥。”宋五嫂大声吆喝起来。她一只手握着大勺子,站在粥桶后面,看上去就像是食堂里常见的大婶。
“吃完饭的,再去那边领一份物资。”
一说到吃饭,空气中的氛围明显就轻松了很多,甚至还传递出一丝兴奋。村民们很快就排好了队,这次除了一些不方便行走的老人和过小的小孩,所有人都站在了队伍里。
路晓琪一边发粥,一边仔细观察每一个人。
“要咸粥还是甜粥?”她脸上露出微笑,看着眼前这个大概才八九岁的小女孩,声音都不由自主放轻柔了些:“咸的是咸菜肉骨粥,甜的是八宝粥。”
那小女孩身上的衣服破破烂烂,看上去很局促,细声细气:“我要一碗咸粥,再要一碗甜粥给爷爷。”
路晓琪看过去,在那边坐着一位老汉,大概六七十岁,有些佝偻着。不过这些古人们因为营养和健康状况,看起来都比实际年龄要老很多。
她问:“爷爷怎么了?”
小女孩眼里泛起了泪花,但努力不让它流下来:“爷爷崴了脚,现在走不动路。”说完之后,她又急忙补上一句:“我爷爷很厉害的,是村里最厉害的木匠,路小姐不要赶我爷爷走。”
路晓琪赶紧摸了摸她的头:“放心吧,不会赶你们走的。来,你先端一碗,剩下的我给你放一边,待会儿再过来端。”
※ 如?您?访?问?的?w?a?n?g?址?F?a?B?u?页?不?是?ī?????????n?????2???????????则?为????寨?佔?点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