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把海船开进了内陆,把江船开进了海里,导致船体要么搁浅要么侧翻。
从陈友谅那里抢来的造船工匠几乎都只擅长江船。朱元璋以为陈友谅的船大,一定能在海里航行,所以眼巴巴地抓着陈友谅的造船工匠们来给陈标献宝,真是很无知了。
不过陈友谅那里的工匠不行,陈友定那里的工匠总能行!
闽广造船厂很多,但熟练的造船工匠都是不传之秘,他很难挖角。只有等徐达平定福建,从陈友定那里抢人了。
对了,这里提一句,陈友谅和陈友定名字很相似,但陈友谅是湖北人,陈友定是福建人,他们一点关系都没有,并不是陈家友字辈亲兄弟。
造船厂建立之后,陈标的困难除了工匠没做过海船,还要现学之外,还有很难让海船试航。
应天虽然离长江出海口很近,但偏偏离应天这么近的出海口,全在张士诚地盘上。
所以陈标只能等着徐达赶紧打下闽广,把造船厂搬到福建或者广东去。
陈标给徐达写信:“徐叔叔今天打下闽广了吗?”
徐达擦汗回信:“快了快了,今年一定!”
陈友定你突然当什么元朝大忠臣!赶紧投降!标儿急了!
第101章 陈友定他城里炸了
陈友定,福建清流人,和朱元璋麾下女将军陈火星是老乡。
八闽曾经为反抗元朝付出极大代价,不过五六十年的时间足以抚平一切。
元朝很重视海外贸易,福建广东因经商过得不错,所以百姓中有维护元朝统治的人,也算正常。
只是这后世被称为元朝忠臣的陈友定,真的不能算元朝忠臣。
陈友定是农民出身,为平定起义军应召入伍,称为将领,割据八闽,杀掉不服从他的元朝官吏,自命官员,逼迫元朝下令封他为福建行省平章知事,怎么看都不像个忠臣。
他之所以被捧为元朝忠臣,是因为城破的时候他说要为元朝效忠而吞药自杀,被押解到应天后大喊“国破家亡我要为元朝赴死”,然后朱元璋把他和他儿子处死了。
先不管他算不算元朝忠臣,被后世营销号吹忠君气节。只说现在徐达和刘基、标儿的火炮强强联合,飞速攻城略地,很快就把陈友定围困到了孤城中。
因路途遥远,天气潮湿,工匠们运送火药时没有严格按照规定等原因,新式火炮弹药消耗比预料的更快,只剩最后一座城后,徐达没有办法火力开路了。
但这也没什么关系。徐达和刘基又不是不会攻城。围住这座孤城,我们就在城下吃烤馒头和烤海鲜,等陈友定自己吃光粮草强行突围,不断蚕食他们出城突围的有生力量,也就是多等一会儿而已。
出身福建的女将军陈火星、许淑桢在这次攻打陈友定中立下很大功劳。她们根据同乡优势和先祖加成,不断劝说城中军士投降。
她们的劝说很有效。城中许多将领都劝说陈友定开门投降。
咱们为元朝拼什么命?没必要。现在投奔朱元璋,以后不也还是能当官。
陈友定不同意。
但陈友定不同意投降,也不同意出战,就这么在城里花天酒地。
读过兵书的人都知道,“守大城必野战”。
就算对方号称百万大军攻城,也不可能每个城门都屯兵,只能集中几个城门攻击。
一个厉害的守城将领(没错,就是朱文正)会观察甚至预判敌人的兵力,瞅准机会就打开敌人兵力较薄弱处的城门,出城打野战,消灭敌人有生力量,增加己方士气,寻求突围或者求援。
陈标准备据城不出的时候,是已经确切知道救援的时间,且前期用野战击溃了陈汉的士气,己方可以休息了。
不过他最终还是没能据城不出,反倒是变成了倾巢出击,还获得了大胜,实在是出乎陈标自己之前预想。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