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自己已经积攒了这么多民心。”
王亮仔细一思索,明白了朱元璋的意思。
这次跟随朱标出海的四个富商都赚得盆满钵满,全天下消息灵通的富商都等着朱标这个财神爷再次出手。
这时候朱标透露出北直隶再次缺粮的消息,那些富商得到这个信号,立刻就会积极地动起来。
朱标将“北直隶粮仓空了”这么可怕的事写成了诙谐不正经的故事,甚至将他自己都变成了“丑角”,不仅打消了百姓心中的恐慌,也让这则“征粮”变得温情了许多。
那些商人看到这则故事,估计送粮的时候都会忍不住会心一笑。
只是……
一个农夫正在和士兵据理力争——这一点在王亮眼中非常诡异。一个普通的地里刨食的老百姓,居然敢和佩戴着腰刀的士兵据理力争。
“知省被欺负得那么惨,那么可怜,我送点粮食给知省怎么了!我家里有足够吃到明年丰收的粮!”
“什么?知省知道再出海赚一次?出海多危险啊!”
他身后一妇人也不住帮衬。
“对啊,知省别出海,遇到风浪怎么办?”
“唉,你别拦了,我们主动献的,一边去一边去。”
士兵手足无措,脸苦得像是吃了一斤黄连。
别的军队都是抢粮抢得痛苦,他们这群兵却劝百姓别主动献粮,劝得辛苦。
王亮眼中的光芒晦暗不定:“朱知省会收吗?”
朱元璋道:“不会。如果这次白收了百姓的粮食,打开了这条口子,恐怕之后就会有官吏用这个借口敛财。”
朱元璋脸上浮现出嘲讽又冷血的笑容:“他们会说,这是百姓主动送来的。标儿这里有民心,他们管理下的地方难道没有吗?很快,各地官员都会有百姓主动献来的东西,以表明自己当官当得好。”
元朝老官王亮从牙缝里挤出四个字:“攀比,邀功。”
朱元璋点头:“对,攀比,邀功。标儿来了。”
朱元璋说话的时候,朱标骑着马从城门出来。
他手里拿着一个怪模怪样的大喇叭,使劲喊着,让百姓们散去。
他居然对百姓说了朱元璋刚才说的话,把官场潜规则告诉了百姓。
虽然现在百姓是主动献东西,但有的官员可能会认为这是民心和政绩的体现,炮制一场“民心作秀”。所以他不能收大家的粮食。
百姓仍旧不肯散去。在交涉中,朱标紧急决定,在城门外临时开个市场,贩卖布匹、水果、书本、油盐等日用品,让百姓们用粮食交换。
粮官也来到了现场,带着人清点百姓的粮食,将粮食换成“粮票”。百姓们拿着“粮票”就能在市场里当钱,换自己想买的东西。
朱标喊完之后,有官吏骑着马,把朱标说过的内容,沿着百姓长长的送粮队依次吼了一遍。
然后,粮官开始收百姓的粮食,并把百姓的粮食换成特制的票据。
另一边,工匠们有条不紊地在城外空地搭建木棚,为新的交易市场做准备。
百姓们用手中的粮食换了纸,有的离开了,有的留下来等着交易市场建好。
还有的人聚集在一起,选出一个有文化的老先生,主动接触朱标,询问朱标需要什么帮助。
这些老先生都杵着拐杖,按照大明的法律,他们见到了朱元璋都可以不跪。所以他们可以破口大骂燕王和曹国公两个哥哥不靠谱,怎么能这么欺负咱们年少的、可怜的知省标儿。
还有老人“倚老卖老”说自己已经八十多岁,可以用拐杖帮可怜的标儿抽他两个哥哥。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