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安在漳州府的时候,就知道当地百姓在播种之前,会先把杂籽、病籽、破籽、秕籽和杂质去除,选留饱满、籽粒大小整齐、无病虫、无杂质的种子。
但这样的选育过程极为缓慢,是靠着自然的优胜劣汰在慢慢转变。
赵云安进入良种所之后,便去看了先前留下来的“种子田”。
工部下属的佃户会在种子田里进行良种繁育,然后通过精细化耕作,以此来进行繁育良种。
但同样的,这个办法也是老办法,进程缓慢,推广极难。
赵云安进入良种所之后,迅速便定下了三管齐下的办法。
其一就是在现有的基础上,加强农具与耕牛的普及,让百姓们家中的壮劳力发挥最大的作用,能够有最大的精力去精耕细作。
在这个精耕细作的基础上,再对每年收成的种粒进行挑选,选出其中肥实光润的作为来年的种子。
这个办法的好处就是,很大程度是依托于百姓们现在耕种的习惯,并无太大改变,只要当地父母官能将耕牛和农具发放到位,就能直接展开。
同样的,这个办法依托于劳动力,百姓们利用工具,付出成倍的精力,才能获得丰收。
其二,赵云安上奏皇帝,由皇帝直接下令,从大魏全国来选取自然变异的优秀植株。
广撒网,下头的官员为了奖赏自然会用心。
若是运气好一些,能出现优秀的自然变异植株,通过这些植株的种子繁育良种,到时候能达到极好的效果。
唯一的坏处就是,自然变异靠运气,能不能发现更是看天意。
很多时候,实际耕种的百姓并没有变异的意识,并不会将这些植株跟其他的分开。
其三,便是赵云安现在忙碌的。
针对种子田进行了优化,同时进行单株选择、分系比较、混合繁殖三个步骤,通过不断的提纯复壮、防杂保纯,择优去劣。
听起来简单坐起来难。
赵云安本身又不是学农业的,对优化粮种还停留在杂交水稻上。
杂交水稻跟他想要选育出来的良种,偏偏还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
即使他有本事将杂交水稻弄出来,可在交通不便的古代,杂交粮种不符合国庆,无法保证粮种不退化。
赵云安觉得真要搞杂交水稻的话,他至少得先把火车造出来。
否则怎么能保证各地粮种的支持,总不能第一年丰收,后头几年就减产吧。
再者,大魏从南向北地域辽阔,气候大有不同,种植的对象也有区别。
零零碎碎之下,赵云安写的策划书厚厚一叠,真的实践起来更是头晕眼花。
幸亏还有皇帝至此,从各地调来经验老道的农人,又有在良种所多年的老人支持,才勉勉强强坚持下来。
赵云安赶着春耕,将种子田这一年的种子全部撒播下去。
因为原本的种子田不够用,赵云安还上奏皇帝要地方,皇帝大手一挥,直接将几个皇庄给了他。
要知道其中一个皇庄风景极美,还有温泉,位置更好,有钱都是买不到的。
落到旁人眼中,这又成了皇帝宠信永昌公的证明。
殊不知这皇庄落到了赵云安手中,那就是牛嚼牡丹,里头全被铲掉成了种子田。
一开始干活的农户还有些战战兢兢,暗暗咋舌这么好的地方,那么好看的花花草草,现在就铲掉做农田?
赵云安可不管这些,他只看到肥沃的黑土地,温度不同,环境不同,正适合他用来做实验。
日子久了,农户们也麻木了,听赵大人的就是。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